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了凡四训》里的改命之法——自我完善3个心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11-19 09:19:35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了凡四训》里的改命之法——自我完善3个心

接上文读书笔记|《了凡四训》中的5点立命之学,我们继续分享《了凡四训》的改命之法(袁了凡原创,费勇解读)。

改命之法包含自我完善的3个心和改正的3个方法。今天我们分享3个心:羞耻心、敬畏心、因果心。

🌿01 羞耻心🌿

想要立命,需要有羞耻心。


羞耻心意味着自省,而想要改变命运,很重要的一步便是认识自身的不足,改正过失,让自己变得更好。

普通人受各种干扰,很难真正看清一个人,便以为世事难料,祸福不能测。

其实真诚乃天道,一切伪装、谎言终有被戳破那天,追求真诚是我们的修身之道。

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他人,以至诚之心感通世界。

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02 敬畏心🌿

假如说羞耻心是把自己放在人伦系统之中,让人伦原则约束自己。

那么敬畏心则是把自己放在天地万物之间,让更高的法则约束自己。

袁了凡讲“敬畏心”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一是敬畏天地鬼神。

“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二是敬畏人言。

“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三是敬畏因果报应。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

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个人愚见:辩证看待“一生为恶,死前向善”的情况,对自己来说是放过自己,对别人来说是凭什么】

因果报应是一种深刻的理解生命和宇宙的方式。

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鼓励人们通过善行、善念和慈悲心来创造积极影响。

通过追求善行和正直,个体可以逐渐摆脱痛苦和无明,实现解脱和觉悟。


但也不是一种绝对的命运论,随着因果关系的改变,报应也时刻在改变。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经历和境遇,包括前世的行为、环境条件和他人的行为,等等。

因此应以饱含正直和善意的心态来应对自己的经历,同时对他人保持宽容和慈悲。

🌿03 勇猛心🌿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错误不难,但要改正却不太容易,因为不足、错误,往往是一种惯性。

改变惯性并非易事,因此需要勇心。

勇心,不只是勇敢,更是一种认准就绝对不拖泥带水的干脆,是一种彻底的改变。

袁了凡讲的“勇心”,针对的是改过。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疑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语言上的议论是非、不良的生活作息等,可以不知不觉影响我们的思维和生活。

一旦意识到这是不好的习惯,却还是不去改变,这些细微的过失就像“芒刺在肉”,虽然不致命,却一直隐隐作痛,迅速剔除才能痊愈。

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赚钱、违法乱纪等,就是一种罪恶。

一旦意识到这种生活方式不对,就应该“速与斩除”——唯有赶紧砍掉被毒蛇咬伤的手指,才能保住性命。

还有一些并非过失,而是错误的选择,像婚姻、工作等,我们也应该果断去改变,毕竟我们只活这一辈子,要尽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旦觉得自己走进了死胡同,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就应该迅速意识到,需要改变的时候到了。

这个时候需要的正是果断改变的勇气——你要勇敢地离开已经习惯的生活,离开自己的舒适圈,你要归零,要重新开始。

以上就是自我完善的3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