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没关系天空越黑,星星月亮,我野蛮生长,没能成为自己的月亮,等我攒够了六便士,就去找月亮……”第一次知道月亮和六便士是在一首歌里听到的,再后来便知道了有一本书叫做《月亮与六便士》,最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感觉还是有些感受想要记录一下的。我试图准确地表达出我内心的真实感受,又感觉如鲠在喉,感觉怎么写,怎么说都不恰到好处,因此,我也只是尝试表达一下。
关于文字
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先看了封皮,上面写了一句话:“读了本书,你也许会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是为梦想孤军奋斗的人。”读到这句话时,我以为是一本关于追梦很励志的故事,后又看到封底写着“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只能偶尔抬头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呢?”读到这里,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真实,有一种引人深思的感觉,大胆猜测或许是和追求梦想与现实的苦楚、矛盾的故事。怀着好奇的心打开书,说实话,我是读到四五节的时候才开始沉入其中的,又或许“万事开头难”,读书亦是如此,渐渐地我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这是小说的独特魅力,它像电影一样。
书的作者毛姆的文笔真好,他的文字很美,不论是对人物的刻画,还是对景物的描写,都很准确而优美,他的笔触细腻,读着他笔下描写的景色,常常给我一种梦幻的感觉,如同身处仙境一般。比如在描写男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最后居住的“伊甸园”时,他这样写道:“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静谧之所,头顶湛蓝的天,被各种各样的翠绿大树环抱。那里的色彩数也数不尽,凉凉的空气中香气沁人心脾。”这恰到好处的寥寥数语,就把一种安静而美好的环境展现了出来,也把男主人公追求的那种内心的宁静展现了出来,读到这里,我就好像突然走进了男主人公的内心,好像有些理解他所追求的某种境界。
总之,毛姆的文字给我留下了很细腻又很唯美的感觉。
关于爱情
在整本书的前三分之二的内容中,不得不谈及的便是“爱情”这一话题,准确来说是关于男主人公的“爱情”。男主人公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画家,他为了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画画的梦想,抛妻弃子,而且没有一丝愧疚之情,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太没有人性了”,及其不负责任的一个男人,从亲情,爱情的角度,我讨厌透了他,也可能是我没有艺术细胞,对他的这种为了追求梦想的极端行为不能理解。不仅如此,他还很可恶地伤害了一个心地很善良,在他病危的时候救治他的老好人,他不仅从来没有对那位经常帮助他的老好人表示过感谢,还抢走了老好人的妻子布兰奇,破坏原本看上去幸福的家庭,他就是这样的无理、不懂感恩,让人厌烦至极。还不至于此,在他不能从布兰奇那里得到自己追求的自由时,又是那么无情地将她抛弃,甚至对布兰奇的自杀毫无愧疚,内心没有一丝波澜,真是无情到了极点,让人感觉他就是一个没有人类情感的怪物。他还不断说出诋毁女性的话:“爱情是一种病。女人只是我获得性满足的工具。”“女人真是奇怪的物种,你可以像对一条狗一样对她们,可以把她们打到你胳膊酸痛,但结果她们还是爱你。当然,基督教认为女人也有灵魂,这简直就是荒谬的异想。”你听听,你听听,这是好人说出的话吗?我对男主人公对待爱情,对待家庭的态度,感到十分地厌恶。
以上是我在刚读完这本书时的最直接的强烈感受,当给予一定时间对所思所想进行沉淀后,我的想法有些改变。对于男主人公的抛妻弃子的行为,我有了一点不同的看法,男主人公要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就是画画,或许当时,他想要追求并实现他的梦想,就必须要抛弃外在的一切,避免一切干扰,他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也就是为了那遥不可及的月亮,要做出一定的牺牲,而他牺牲掉的是他幸福的家庭和稳定体面的工作。想到这里,我对他的行为貌似有了一些理解,当然,我并不是赞同他的这种做法。如果说抛弃家庭,追求梦想的行为还能被勉强理解,但是他对别人的践踏,对帮助他的人的恩将仇报,拐走他的好朋友的妻子,只是因为“她的身姿优美,他要画一幅裸体画”,而画完以后又无情地将布兰奇抛弃,是无论如何不能让人原谅的。文中给的解释是他在这段荒唐的感情里没有找到他想要的自由,他不想被束缚,那既然这样。为何要去招惹他人?
作者在文中也有表达关于爱情的态度,我想应该记录下来:“一般而言,爱情只是生活中诸多事物中的一件,可小说却偏偏放大和强调它,赋予它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违背实际生活的。大部分男人即使在短暂的恋爱时期,也要不停地做些分散注意力的事。同时热恋中的男女,二者的区别在于女人可以整天沉浸在爱情里,男人却只有部分时间支配给爱情。”读到这一段话时,好似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所以啊,女士们,恋爱脑要不得啊,不然受伤的只会是自己。我们在爱情里,除了要享受爱情的美好,还要保持一份理智。
关于理想
理想这一话题,应该是这本书最想表达的一个内容。关于男主人公追梦最能引起我的共鸣的,应该是在书的后半部分,快要接近尾声的地方。读到后半部分,我才有些明白,斯特里克兰德追寻的月亮是一处心灵的静谧之地,在不被人打扰的地方,尽情地将内心的世界展示出来,就像书中说的:“他在这里没有招致人们的嫌恶,反而得到了很多同情,也没人对他奇怪的癖好和行为表示出惊讶。”所以塔希提岛才是他心灵的归属地,在那里他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
或许,我没有权利去评价男主人公做的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因为我只能站在一个平常人的视角去看待这件事,我是被这个世界驯化的一员,我们的价值判断是经过耳濡目染形成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选择的道德标准,而像男主人公这样极端做法的人,在人群中是不多见的,所以,我们觉得男主人公是另类,是疯子,是怪人,但我们的想法就一定对吗?这个世界对于追求梦想的人,没有制定一个规则。
书中的船长说:“控制着他的那种热情也存在于我的身体里,只不过他的方式是绘画,而我的方式是生活。”这句话让我为之一振,是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都是心怀梦想的人,我们的内心也都有一种热情、激情,促使我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斯特里克兰德只不过也是追梦路上的一员,只是我们对梦想的追逐方式以及展现方式不同,他的方式让人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疯狂的行为。
如果我们所追求的六便士,正是那遥不可及的月亮,我想这一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也的确可以这样理解,我看到有人评价这本书时提到:其实,月亮可以是任何东西,也可以就是六便士。我觉得很有道理,当然,能够将梦想与现实统一起来的人,也一定是非常幸运的。可是现实生活中,更多是月亮和六便士并不相符,甚至是相悖的,我们向往着自己的初心,但却不得不对生活做出让步,因为我们要生存,我们离不开解决温饱的六便士,我们迈不出被生活牢牢捆绑住的双腿,所以,那月亮只能成为遥不可及的月亮。当自己真正面临月亮和六便士的选择时,你就会体会到男主角当初的决定充满了多大的勇气。我还是比较佩服男主人公的,虽然他追梦的过程中的行为让人鄙夷,但是他真的很勇敢,他敢于摆脱自己的原本很舒适的生活,放弃一切,去追寻内心的声音,哪怕生活困顿,忍受病痛,受尽折磨,都没有改变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一点,他是一个勇士,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为了实现不切实际的理想,轻易而坚决地放弃解决温饱的六便士。
最后,我依旧想表达的是:追梦可以,但是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愿我们都是那个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