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红楼梦》读后感:看“红楼人”的结局,悟人生的哲理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7-21 15:54:18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红楼梦》读后感:看“红楼人”的结局,悟人生的哲理

喜欢晨跑、读书、喝茶、交友的阿胜

红楼一人生,人生一红楼。

作者曹雪芹把《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精彩绝伦,描写得栩栩如生。

作为读者的我们,如果能看懂他们的处世之道和人生结局,一定能少走弯路,活出通透人生。

一、人生有尺,欲望有度

《老子·道德经》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一个人要懂得满足,才不会受辱,要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有危险,这样才能长久生存,行稳而致远。

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超出了这个极限,必然走向反面。


《红楼梦》里有许多例子,其中贾雨村的人生结局就值得我们深思。

贾雨村,原是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连进京求取功名的盘缠都缺的穷小子,有幸遇上欣赏他的才华又乐善好施的甄士隐。

在甄士隐的资助下,收了两套冬衣和五十两白银的贾雨村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五鼓时分便匆忙上路,其谋名求利之功利心可见一斑。

中了进士的他,虽然才干优长,却因贪酷之弊和恃才侮上,不到一年便被革职。

此时的他并没有从自身上找原因,而是寻思着如何去找自己的靠山。

最后,他听同僚建言,通过林如海,傍上贾政这棵大树,不久便补授了应天府。

做了知府的贾雨村并不知足,开始追求更大的权力和利益。

他通过王府和贾府攀附上王子腾和贵妃娘娘贾元春。

为了荣华富贵,为达更高权力巅峰,他逐渐忘记自己的初心,背叛自己的恩人,甚至不择手段,对有恩于自己的贾府落井下石。


在“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之中,贾雨村明知被拐卖的女子是恩人甄士隐家丢失的女儿英莲。

他非但没有救英莲,反而恩将仇报,再次将英莲往火坑里推。

为了取悦贾政和贾府,能依附上贾家,他想尽一切办法,施展一切手段。

当他听说贾宝玉是贾政的宝贝儿子,于是想方设法接近他。

对自己的恩人的女儿、自己曾经的学生林黛玉,他却是另一番态度,漠不关心,不闻不问。

为了讨好贾赦,他以“莫须有”的罪名逼死石呆子,强索了石呆子的古扇。

作为荣国府的“高级跑堂”,贾琏无论是处理家务还是应对外事,都显得游刃有余。

阅人无数的贾琏早就认清了贾雨村的为人,他曾劝贾府的二管家林之孝,提防和疏远贾雨村道:

“将来有事,只怕未必不连累咱们,宁可疏远着他好。”

还叮嘱林之孝千万别把贾府什么事都让贾雨村晓得个清清楚楚,更是建言林之孝绝对不能和他谋事,以免惹锅上身。

事实证明,贾链的预见是对的。

《道德经》中讲: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一个人有欲望是正常的,有时还能成为前行的动力,但过度了就是洪水猛兽。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更是一场德的修行。

人生苦在贪念过多,也累在欲念过盛。


贾雨村为了一已私欲,在娘娘贾元春去世、贾王两家开始失势时,串通他人在背地里对贾府下死手。


他利用自己在官场的地位和权力,以及从贾政口中探取的情报,收集贾府诸多以前的贪赃枉法之事,联合对贾府有看法的朝臣向朝庭告发贾府,最终把贾府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道德经》中讲: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一个人,过份的贪求物质与名利欲望,必定要劳心劳力,大费精神,结果往往会将已得到的失去。

何况做人做事时,不知收敛,得寸进尺,同样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凶险和灾祸也会随之降临。


《红楼梦》中“智通寺”那副对联就恰恰成了贾雨村一生的写照: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他从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依仗多个有恩之人逐渐走向权力的巅峰,也一路被贪念和欲望牵着,走上“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这么一条绝路。


最后,同样被人参了个婪索属员、贪赃枉法而锒铛入狱。

二、知恩感恩,必有福报

王实甫在其《西厢记》一书中曾说:

“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它的意思是受了人家的恩惠,就应该报答人家的恩惠。

在《红楼梦》中,同贾雨村的落井下石、恩将仇报相比较,刘姥姥在贾府受难之际的行为,像一束光,映照人性的善与美,又一次诠释“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意义和“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美德。


刘姥姥的夫家原是王熙凤之祖上远得不能再远、连宗的亲戚,其间有二十年多年并无往来。

在女婿家连吃的都没有的情况下,为了女婿一家的生活,刘姥姥厚着老脸到贾府打抽丰,并得到二十两银子的资助。


人生最难得的是,在我们需要帮助时,遇到雪中送炭的人。

人生最大的福分是,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有人愿意帮我们一把。

生活稍有好转的刘姥姥一家,懂得报答贾府的恩惠,惦记贾府的好:“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


只有常记别人的恩情,并且懂得知恩图报的人,生活中才会遇到更多对你真心相待的贵人。

做人,记人好处,还人恩情,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图片刘姥姥二进贾府,得到的绝对是最高级别的招待,贾府实权人物“凤辣子”这次是真情实意安排妥妥的,连贾府最俱权威的贾母都陪着她喜游大观园,可以说是争足了面子,获得了尊重。


汉代贾谊的《新书》有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贾府的善待,王熙凤善意的付出,同样得到了回报。

因为不满王熙凤平时的刻薄,赌博输了无所抵偿的贾芸和败光了赵姨娘积蓄的贾环,伙同巧姐的舅舅王仁、邢大舅,趁贾琏不在家之际,商量着把巧姐卖入青楼。


关健时刻,刘姥姥拼尽心力财力报了凤姐的恩,营救巧姐出火坑。

正如巧姐写的那句判词:“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也是这种在《红楼梦》里难得一见的知恩图报的典范,给了我们这些读者在读这部悲剧中的悲剧时最珍贵的心灵安慰。

人生,一切皆有因果循环,欠下迟早要还,懂得感恩,才会遇见美好的一切!

三、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绝对离开不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书中的王熙凤。


这位被贾母戏称为泼皮破落户,南省叫辣子的王熙凤,她的出场就让读者感受到了她的独特个性和地位。

鼎盛时期的王熙凤,可以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心狠手辣、胆大妄为到用她自己的话说:

“即便是我家谋反也没事的”

为了惩治知人知面不知心、贪恋美色的贾瑞,她毒设相思局,捉弄贾瑞,指使贾蓉、贾蔷威逼恫吓贾瑞写下欠债。

惊恐之下,贾瑞一病不起,命丧黄泉。

《老子》中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

王熙凤对待没人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贾瑞是非常不地道的。

《红楼梦》中有一首形容王熙凤的词: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为了除掉婚姻中的对手尤二姐,王熙凤明知会陷贾府于深渊之中,仍指使下人旺儿勾结外人张华,状告夫家“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甚至说“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

连办事的下人兴儿和旺儿对她的所做所为都看不下去,说王熙凤表面热情周到,实则心狠手辣,“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做人,可以精,但绝不能阴。

诚如中国有句老话说的: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除掉情敌后的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实际当权派,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而且交通官府,开始她为所欲为的行径。

这个四大家族中干练精明的“未世之才”,上瞒贾母,下欺众人的“聪明人”到头来落了个“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弄得贾府一败涂地的同时,也害死了自己。

她的结局体现了天道好轮回,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她的结局还告诉你我:

千万别错误地“奋斗”半辈子,却成为别人的嫁衣裳,在最该享受的年纪丢失了已拥有的一切,甚至于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