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3-13 08:12:10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

曾国藩的更大意义是他展现的“中国式力量”,曾国藩全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证明了中国文化有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一面。在清代重臣中,他是第一个主张“以诚相待”的人,这一高度,今天很多中国人仍然没有达到。
~~敬天命,敬大人,敬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在没有仔细了解一个人的生平经历和思维模式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发言权的,不能赞美更不能贬低。在深入了解其经历后,以理解之同情的心态去体会当时人物的处境。

秀才入闱,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吏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恍,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
~~功成名就之前,没人关心你的遭遇,你的悲惨故事于他人,笑料而已。

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心中含一口倔强之气不散,即无人能敌。

把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同题作文逐股对比,看来看去,曾国藩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在于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
~~做事讲求方法,苦用功等于无用功,找到自己的不足,扎实补强。和高手学习、切磋,不妨从模仿开始。

曾国藩中进士的名次不高,是三甲第四十二名,按当时惯例,一甲进士“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听起来不太好听,似乎对进士这个称呼承认得有些勉强。所以有一本书《儒林琐记》,说曾国藩的下属和幕客后来曾以“代如夫人洗脚,赐同进士出身”来讽刺曾国藩。还说当初曾看到这个名次,“大恚, 即日买车欲归”,经朋友苦苦劝说,才参加了朝考,但“终以不登二甲为恨”。应该说,这个传说是不靠谱的。因为进士分三甲,第一甲就是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第三甲各有一百多人。三甲相对于一甲来说,只是名次较后,其他权利区别并不大。就比如一个人想考上北大,好不容易考上了,只不过在班里名次中等靠后,会一时生气不去上学吗?《儒林琐记》中以对联“代如夫人洗脚,赐同进士出身”讽刺曾国藩,其实只是反应了传说首创者的趣味之恶和想象力之差。
~~听到段子,也要动动脑子,很多事情基本逻辑都有问题。读书越多见识越广,也就越能发现逻辑错误。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坚持,是难得的天赋,也可能是最稀缺的天赋。

笨功夫的好处: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而逆商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退一步说,即便是智力超群的人,他们的付出也是常人所不及的。雷军平均一天开十个会议,有时中餐时间只有三分钟。天道有衡,若是没有过人的智力,也就少了骄傲的资本,然后踏实做事,反而暗合了成功的条件。

曾的人生哲学是“尚拙”,既然天性钝拙,那么就充分发挥钝拙的优势。曾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以诚往。带兵讲究“结硬寨、打呆仗”,从不凭奇谋诡计,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重剑无锋。
~~复盘最初做BD时的经历,没有行业经验、没有职业经验、没有圈内人脉,也可能因为一无所有,所以面对一丝一毫的机会也不放过,用心推进,反而促成了一些合作。
~~道天地将法,读书要把自己带入,面对困难,思考该如何取舍如何突破。

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知子莫若父,父辈的知识未必强于我们,但洞察人性却有独到之处。

自己视野多么狭窄,境界多么低劣,和别人一聊天,说出的都是没有什么见识的话,身上的鄙俗之气在冲了人家一个跟头之后再折回来,自己也闻的清清楚楚。
~~这个比喻绝了,要背下来,带入感强、印象深刻。

许多根深蒂固的缺点、毛病,通过一时半会儿的“猛火煮”,不会彻底改掉,只有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温”才有可能化解。
~~很多事情的积累和解决,会像一个时间坐标上对称的抛物线,十年形成的顽疾,自然再要十年才能去掉病根儿。

古人有一个观点值得借鉴,就是特重交友。曾国藩的日记,几乎没有一天不社交的,经常交往的朋友有一百多人。
~~升级自己、升级人脉,用心连接更多朋友。

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不惟无益,且大有损。习俗染人,所谓与鲍鱼处,亦与之俱化也。同学之人,类皆庸鄙无志者,又最好讪笑人。其笑法不一,总之不离乎轻薄而已。
~~即便学识修养如曾国藩,对自己当年那些庸鄙的同学也是十分看不上眼,没人愿意和垃圾处在一起。

看曾国藩的一生,与上级交往,是很注重分寸的,从不失态。他和穆彰阿交往,完全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走动并不是特别勤,所以后来穆彰阿倒台,曾国藩未受牵连。后来曾国藩在统帅湘军时,在朝中又遇到过一个特别支持他的权臣肃顺。正是在肃顺的建议下,曾国藩才当上了两江总督。但是曾国藩跟他,也没有建立私交,后来慈禧发动政变,肃顺被杀,在肃顺家里查到很多私人书信,但是里面没有曾国藩的,慈禧因此十分信任曾国藩。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道光比较平庸,能力比较差、无魄力,因此特别注重防范权臣,所有大权都要自己把着,生怕落到别人手里。他故意用穆彰阿这样没什么能耐的人,生怕自己治不住。好似武大郎开店,用的都是不如自己高的人。
~~每个人的决策,都是综合考虑自己的风险、成本和收益。所以,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对的。懂得了这些,再看历史再看现实,很多原本莫名其妙的事情都能解释通顺。

咸丰皇帝摆出了雄才大略的姿态,但是他其实并没有雄才大略的资质。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成天把精力用于挑大臣们的礼仪疏漏之类的小毛病。咸丰皇帝在用人指挥上虽然很努力,但用人不当,布置失措,越努力形势越恶化。无能缺才引起的内心自卑,反过来使他更有强烈的自尊心,更爱装腔作势。
~~虚张声势的人太多,让子弹飞一会。
~~把目光聚焦在核心、战略级的事情上,而非每天盯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不放。

江氏夫人因曾国藩为官受封为“一品夫人”,也许是因为过于兴奋,几个小时后江氏就发病了。
~~福祸相依,凡事渐进,勿突发。

你以前总在书信里抱怨承平时代,朝廷按部就班,死气沉沉,没法兴革,你的政治理想没法实现。乱世出英雄,现在天下大乱,岂不正是你建功立业,施展自己才华,实现人生理想的大好时机?你成天抱怨上天不给机会,现在,不正是上天给的机会吗?
~~越是乱世,越是机会;越是艰难,越显才华。强者都从积极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别人身上的不足,就是你存在的价值。当下即是最好的安排,当下即是最好的时代。

成为众矢之的,是因为曾国藩动了别人的奶酪。权力是封建官员们的眼珠,是官员们的命,是官员们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灰色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得到尊敬、巴结、攀附的唯一资本。
~~遭人嫉妒未必就是坏事,有人平庸到连嫉妒的人都没有。

精于打小算盘者则视皇帝的圣旨为假公济私的好机会,他们在地方上果真办起一支小小民兵,不过主要目的是保卫自己的庄园不受土匪抢劫。一旦太平军大股部队到来,则立刻逃遁。胃口更大者则把这个差事当成是中饱私囊的绝佳机会,他们扯着皇帝的幌子,以筹款练兵为借口,大肆敲诈地方富户。
~~吃人时代,任何政令都可以变成搜刮民脂民膏的机会。
~~很多人能力不及,好心办坏事,然后以初心良好为借口,掩盖自己的无能。

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
~~若都是自己的羊,几只都没问题。若有别人的羊,半只都是多余。

太平天国起义,与中国历史上的所有起义都非常不同,它不仅是清王朝的敌人,也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敌人。历代农民起义从未有计划地消灭中国文化。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以痛哭于九原。
~~不了解历史的人,会天然的认为清王朝是腐朽的、罪恶的、必死的;天然的认为农民起义一定是正义的、善良的、崇高的。当你真正了解内幕和细节,很多实情都惊掉你的下巴。

江为挚友,吴为恩师,但曾国藩忍心按兵不动,致使江、吴先后兵败自杀,此时曾国藩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为成大事,舍生取义,周边尽是不解和无助。为成大事,大多一人独行。想做成事的三个心理准备:现在做、自己做、拼命做。

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时候,没有首先去想“湘军怎么才有战斗力”,而是先来分析“绿营兵为什么没有战斗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很多时候做事不需要你有超天才的想法,你只要好好总结一下别人都犯过哪些错误,然后你反着来,你可能就成了。
~~有所不为有所为,思考和行动是要有顺序的,知其先后,则近道。

一旦某军统帅战死,除非本部有受拥戴的继任将领,否则必全军遣散回乡,另行招募成军。这样一来,部下打仗的时候都会全力保护自己的长官,曾国藩的高明之处在于用制度解决了别人用道德去解决的问题。
~~利益是拉近关系最好的催化剂。遇事总有方法,巧妙转化,尝试将各因素进行连接和利用。

身为汉臣,要赢得满族皇帝的信任,莫过于在他面前打击其他汉臣以表忠心。
~~为表忠心,先纳投名状。

与他廉谨小心的为人有关,处处注意不树敌,这种无大志向亦无大建树的中庸政治家,在矛盾激烈险象环生的政坛上经常有机会发达。
~~各有生存之道。

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曲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
~~自省自查,自悔自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都是幸福的,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人都是愚蠢的。

胡林翼一看,认为这是帮曾国藩争取一个督抚头衔的好机会。于是他与咸丰的亲信官文合作,帮曾国藩筹划四川总督之位。
~~务必要有一二好友,遇难事想着帮衬你。其实,自己也要设身处地为周边朋友着想,解人难题。

其实曾国藩一生做事,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做得扎实,做得牢靠。这种作战方式,也是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因此曾国藩打仗的第一秘诀就是“稳”。军事首重“自固”,就是先要保存自我,然后才能谈到取得胜利。因为军事不是别的事情,不容许你犯错误,一旦犯错,死路一条。所以他才要扎硬寨,保证军队先生存下来。湘军的攻城法就是反客为主,每攻一座城市,先发挥湘军“民工建筑队”的特长,在城外挖两道长壕,把城围困起来,里面的一道长壕,是为了断绝城中的粮草接济,防止城里人突围。外面的一道长壕,是为了抵抗外来敌方援军的攻击。这样湘军在城墙下有了自己的营盘,被围在城里的军队就心慌了,为了不被饿死,就不得不主动突围,来到沟边打湘军,而不是站在城墙上等湘军。
~~曾公践行《孙子兵法》要义,看似用兵迟钝无力,实则深谙制胜之道。高手过招,生死相拼,先动气者输。
~~身处互联网时代,更是需要厚积薄发,依靠扎实内功才能有所突围,网络能瞬间爆发你的能量,也能瞬间暴露你的无能和愚蠢。

曾国藩举荐沈葆桢的目的是要他把江西变成湘军的后方根据地,而沈葆桢的志向,却绝不再做曾国藩的附庸。
~~没有永恒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想做事,做大事,就需要把背叛提前考虑进去。犹如创业公司一样,若你把生存的根本寄希望于某一个人,那么等来的就极有可能是惨败。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
~~很多烦恼的主要原因,就是眼界太小、思考太少,若是能拓宽视野,将思维提升一个境界,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根本不值得烦恼。

李续宾的处理手段是不放城里人出来,一来可以导致城中因饥饿内乱,二来怕太平军家属趁乱逃出,你可以参考他的方法。
~~成大事,杀伐决断。面有多善,心就多狠。

然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收场耳。
~~月圆则缺,水满则溢,阴阳互化,盛极而衰。

按传统时代政治惯例,朝廷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适当挽留一下,所以曾国藩的第一道奏折没有得到批准。
~~遇事给双方都留有面子,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

相比之下,曾国藩的人际交往就比左宗棠成功多了。曾国藩一生朋友如云,且其所深交,都是相当杰出的人物。曾国藩一生功业,半受朋友之助。他事业的成功,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善于用人的成功。反过来说,他更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朋友提携报答,不遗余力。和左宗棠失和之后,曾国藩从来没有公开说过左宗棠一句坏话,私下里尽量避免谈论他和左宗棠的是非长短,真的做到了相忘于江湖。
以海瑞为代表的传统清官,他们的特点是宁折不弯,只承认字面上的规章制度,而面对事实存在的潜规则决不妥协。所以海瑞拒绝任何灰色收入,工资不够花,不得不在官署之中自辟菜园才能维持生活,而偶尔买几斤肉也能成为轰动性事件。然而这样一清到底的清官,只能成为官场上的公敌,无法获得别人的配合。海瑞一清如水,必然反衬出他人的不洁。因此海瑞一生被官场排挤打压,无法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办成一些真正有益国计民生的大事。曾国藩不想成为海瑞式的清官,他刻苦自砺,全力内圣,是为了达到外王之业。因此,他做事更重效果,而非虚名。曾国藩从自身经验总结出,一个人特立独行,必然为众所排斥:“人之好名,谁不如我?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远不能及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因此,曾国藩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他的选择,远比做清官更复杂更沉重。因此,他才具有大力量,才能成就大事业。
~~历史上欺世盗名之徒太多,文死谏武死战,打着类似爱国、清廉的旗号为自己博得名望,对国家对百姓毫无益处。历史上清官不少,能成事的不多,相比于清官,我们更需要能官,那些能真正做事的人。

和外国人谈判时,要力争商业利益,保护国民生计。至于公使驻京之类的事情,尽可同意,因为于中国实利无损。
~~到底要面子,还是要里子?满嘴爱国情怀的人,看似衣冠楚楚实则衣冠禽兽,真有上战场的一天,尿的比谁都快。
~~修为自己的能力和格局,才能看到更深层次的内容,看到事物的本质。

做大事的人至少要看出三步。当初曾国藩在大规模裁撤湘军的时候,留有后手,那就是“裁湘留淮”。他虽然将手中的湘军遣散,但是却保留了自己李鸿章所部的淮军。军权是决定国家走向的关键权力,有没有这个权力,对国家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虽然裁撤了湘军,但是并不意味着曾国藩完全放弃了这份权力。保留淮军可以让湘系集团继续稳操兵权,从而保住在清朝统治集团中的决定性地位。
~~《教父》里说,花一分钟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清廷允许淮军得以保留,是否也有避免全部裁军直接激怒湘系集团而导致叛逆的考虑?

曾国藩送给李鸿章的临别赠言,专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
~~轻重缓急,有先有后,直击本质。

从清朝全局出发,李鸿章理应挥师赴援,但从个人同曾国藩兄弟的关系考虑,李鸿章决定还是袖手静观,来保证曾国荃获得这一“首功”。李鸿章一拖再拖,为曾国荃克坚攻城预留时间,使曾国荃如愿以偿独立攻占金陵,曾国藩对此深为感激。
~~李是情商高手,了解对方所求,然后尽力维护,成人之美。

有一个规律性现象,那就是在对外交往中,凡是主张强硬,甚至主张“蛮不讲理”的人,通常都会获得民众的热烈欢呼,被称为“民族英雄”。而主张和洋人“讲理”“妥协”的人,几乎都会被骂卖国,被称为汉奸,声名尽毁。
~~这么说吧,满嘴爱国的人,九成九就是汉奸。巨婴之国,本就无力辨别忠奸善恶。

他对待君主,一贯以诚自命,遇事不敢推诿。虽然患病,但既然没有到濒死的程度,就应该勉力为国分忧。他担心的是如果朝廷派一个无能之辈,激化矛盾引发战争,将再一次将中国推入灾难的深渊。
~~生于此,无可奈何!

曾国藩的遗嘱和普通人不同,其中并没有什么遗产分割之类的常见内容,重心是放在对后代的期许上。他把自己一生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心得又向儿子们交代一次,那就是为人一定要做到的“不忮不求”。
~~人格决定人生。

朝廷这样做,可以把曾国藩贴上卖国软弱的标签,将民众对朝廷的仇恨转移到曾国藩身上。是曾国藩软弱,不是朝廷软弱。这样就可以不失民心,朝廷仍然是正确的,只是曾国藩没有办好。
~~所谓政治,就是蛇蝎心肠待人。

李鸿章深谙为官之道,他对曾国藩坦言相告,自己不愿“初政即犯众恶”。因此想让曾国藩在这个烂泥塘中先给他清理清楚,特别是解决好缉拿凶手这个最难的问题,自己再下水。
~~有此良师益友,也算乱世中一丝安慰。

对李鸿章故意拖延,曾国藩并没有生气,他愿意为李鸿章做铺路石。后师生见面,发生一次著名的谈话。李鸿章回忆说:“别人都晓得我前半生的功名事业是老师提挈的,似乎讲到洋务,老师还不如我内行。不知我办一辈子外交,没有闹出乱子,都是我老师一言指示之力。从前我老师从北洋调到南洋,我来接替北洋,当然要先去拜谒请教的。老师见面之后,不待开口,就先向我问话。“少荃,你现在到了此地,是外交第一冲要的关键。我今国势削弱,外人方协以谋我,小有错误,即贻害大局。你与洋人交涉,打算作何主意呢?”我道:“门生只是为此,特来求教”。老师道:“你既来此,当然必有主意,且先说来听听”。我道:“门生也没有打什么主意,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老师乃以五指捋须,良久不语,徐徐启口曰:“呵,痞子腔痞子腔,我不懂如何打法,你试打与我听听?”我想老师一定不以为然,急忙改口曰:“门生信口胡说,错了,还请老师指教。”他有捋须不已,久久始以目视我曰:依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圣人言忠信可行于蛮貊,这断不会有错的。我现在既没有实在力量,尽你如何虚强造作,他是看得明明白白,都是不中用的。不如老老实实,推诚相见,与他平情说理,虽不能占到便宜,也或不至过于吃亏。无论如何,我的信用身份,总是站得住的。脚踏实地,蹉跌亦不至过远,想来比痞子腔总靠得住一点。
~~诚字诀!是非曲直,自有公断,以诚守心,以诚相待。

曾深知中国历史几千年来,每次换过朝代,总要经过长期的割据和内乱,然后天下得统一和太平。在闭关自守、无外人干涉的时代,内战虽给人民无穷的痛苦,尚不至于亡国。到了十九世纪,有帝国主义者绕环着,长期的内乱就能引起亡国之祸,曾所以要维持满清,最大的理由在此。
~~清王朝不值得维持,但在当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大厦将倾,尽力弥缝。

曾国荃参奏官文,慈禧看到奏折后要找到军机大臣胡家玉核实部分情节,但是只把奏折相关段落给他看,不让他看到全文。因此直到派谭、绵二人去查办此事时,奕䜣等军机大臣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官文当然也不知道曾国荃到底指控了他什么,没法提前做准备,可见慈禧很善于保密,政治手腕相当高明。
~~很多人身居高位,精于技巧,疏于能力,毫无斗志,做事只有高调的过程,永远没有结果。
~~一国之领袖,当以道驭术,道为根、术为叶,擅长阴谋诡谲之人难当大任。

曾国藩进京面圣,与慈禧直接接触后,曾的失望更加严重了。曾原以为太后会向他咨询如何推动王朝中兴这样的大问题,但是这样的期望落空了。除了“练兵”,保证各处“安静”之外,就是你兄弟几人,你做官几年之类的家常话。后来慈禧和曾还有过几次交谈,内容也大致相仿。曾得出结论,慈禧“才地平常,无一要语”,是一个有权术而无见识的人。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对话,是最简单有效探知对方能力和层次的方法,才能高低,无处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