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翦商》读后感3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4-13 08:14:10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翦商》读后感

    去年年末罗翔老师推荐了一些书,三月不到看了一半,其中,要数李硕的《翦商》看得最过瘾,近50万字的大部头,在我看过这么多历史类书籍里面,阅读体验堪称上乘。本书主要讲述了夏朝、商朝以及周朝前期的社会情况,切入点是鲜有人提及的“人祭”制度。作者通过对龟甲记录的文字以及《易经》的解读,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了一个血腥的上古时代。当然,本书争议不小,因为部分历史事件缺少确切的考古依据,系作者根据甲骨文的只言片语,以及少量的同期考古发现,进行的推论。但只要言之有理,我们姑且看之。

一、迷之夏朝

1、大禹治水的真相:疑似“夏都”的二里头遗迹中,发掘出的稻米权重(按重量算)在84.5%,而按照华北平原的传统,二里头人的主食应该是粟,所以,极有可能是二里头先祖拓荒到此处时,推广了原本南方种植的水稻。这个推广水稻的人,大概率是我们熟知的“大禹”,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在治水期间,让助手“益”给民众散发稻种,在低洼多水的地方种植。结合考古发现,“大禹治水”的最初内核应该是:一场龙山末期部分古人改造湿地、开发平原的活动。

2、青铜铸造了二里头王权:与中国历史其它昙花一现的古国不同,二里头诞生了王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夏”。若按对“文明”的严格定义:城市、冶金和文字,夏朝缺少文字的元素,是否算“文明”学术界历来有争议,但它掌握了冶金技术是毫无疑问。也正是靠着对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的垄断(可以制造杀伤力巨大的兵器),夏朝在一众古国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华夏文明的起源。

3、异族入侵夏朝覆灭:按考古发掘,笔者认为夏都的王族与铸铜族群的矛盾日益激化,后者联系到商族,商族带领东方同盟里应外合灭掉了夏朝。

二、血色商朝

1、商族的起源:先商族属于上古时代特殊的“游牧族”,放牧水牛,从事贸易,流动性很强。先商族的活动区域主要是黄河下游及黄河南流入淮的流域范围内。因为长期从事贸易,出于记账与传递信息的需要,商族人很可能在灭夏之前就发明了文字。商人创造的“甲骨文”充斥着暴力与杀戮,看来上古时期的贸易不是心平气和,而是伴随着冲突。

2、商王朝社会组成:商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血缘关系的“族”,每个商人宗族都有自己的领地,统治耕作的土著农民。商王不会介入各部族的事务,但可以派遣部族带领各自家族武装为了共同利益对外征战。这样的王朝并没有完备的政府体系,也没有税赋和兵役制度。王室的开支依靠所辖领地产出,也有贵族的进献。所以,商王直接管理的王朝事务较少,最重要的就是组织祭祀与战争。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商王家族子弟被称为“子”,因为指挥作战是王室重要的工作,所以,年轻的王族成员,从小就得去“大学”学习战斗技巧,这种真刀真枪由俘虏作为陪练的实战训练,王族成员即便全副武装也可能会负伤,但陪练俘虏的结局只能是死亡。

3、人祭的兴起:虽然灭掉了夏,成立了商,但是商人还是缺乏安全感。在他们眼里世界是冷酷的,充满暴力、杀戮、掠夺。为了获得鬼神的恩宠与庇护,商王一面通过甲骨占卜询问上帝(商人认为最高的神),近期会不会有灾病、异邦会不会进攻等,再把占卜结果刻在甲骨背面;一面向鬼神奉献大量祭品(包括人牲),这就引出了本书最让人咋舌的描述:人祭。

    商人并非生来就热衷杀戮与人祭,但随着王朝步入扩张轨道,杀祭行为才陡增并一跃成为国家级宗教活动。综合在偃师和郑州两城的考古发现,在商朝一期(最初70年), 宫廷和民间祭祀以猪为主,用人的现象很少。商朝二期(开国70一140年间),偃师的王宫区开始批量用人献祭,郑州的普通商人族群也出现大量人祭现象。商朝三期(开国140-200年间),两城宫廷和民间的人祭数量空前增加。商朝开国百年,王室开始大量杀人献祭,而一旦王室献祭的人口数量远超民间祭祀活动,则标志着人祭成为商朝的国家宗教形态。

    关于人祭并非商朝独有,全球范围内不少上古国家都有类似人祭的痕迹,比如玛雅古国,电影《启示》就讲了玛雅国的祭祀会用俘虏的心脏向天神奉献。回归本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与商族人复杂来源有关。灭夏初期,来自多个文化的人群融合成新兴的"王朝商族",因此,他们需要构建一种维系自我认同的宗教文化,而用人献祭是最为明晰和便捷的方式:借此区分执行献祭的"我们"(商族人)和用来献祭的"他们"(非商族群),由此,商族人获得了独一无二的优越感。换句话说,他们用"野蛮"的异族人敬献诸神和先祖,祈求天界的福佑,从而获得君临大地和统治列族的权柄。 

    以前书上常说,是纣王暴虐才导致商朝的灭亡,纣王的确有着亡国之君的经典表现,甚至为了取悦鬼神,纣王还把贵族也作为人牲祭品。应该指出的是,商朝并非仅仅是个别商王残暴,而是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沉迷这种人祭。对于商人而言,在聚会庆典上杀戮异族,不仅仅是给诸神的奉献,也是让围观者获得精神刺激和满足的“盛宴”。所谓"酒池肉林"的肉林,极有可能悬挂的不仅仅是被屠宰的牲畜还有被开膛破肚的人。“卯”这个字的甲骨文原意就是把人从中间一劈两半的祭祀行为。

三、翦商的周朝

    这部分是全书的精华,讲周如何从西陲小部落变成商的马前卒,再一步一步灭掉了商并且移风易俗开创华夏以礼治国的先河。“翦商”一词就是灭掉商朝的意思。

1、周族起源:周族兴起于西土,从羌人中繁衍出来。

(1)姜姓周族:台玺和叔均的后人形成的族群,可能从夏代起就一直住在周原,到商王武丁时被剿灭。

(2)武丁王分封的商人周侯国,存在时间很短。

(3)后稷和不窋的后人形成的族群。他们从夏代离开了周原,迁入山林,但到商朝末期,又迁回周原,成为了后人熟知的姬周族,并灭商建立了周朝。

2、成为商朝爪牙

    商朝武乙王西部大扩张后,希望招募一个仆从部落,让他们定居周原,充当商朝的附庸和马前卒,同时向商朝提供人牲以供商王献祭。

    易经需卦上六爻辞,记录了商朝的使者拜访了姬周老族长亶父,亶父在拜见完商朝武乙王后,决定举族迁居周原。这就是姬周商族来到周原定居的根本原因。但是,替商朝捕猎羌人作为人牲,这不符合周人的传统伦理,更何况周族的祖先也是羌人。于是,亶父大儿子和二儿子与父亲决裂了,带领部分族人离开了周族,三儿子季历继承了族长之位。

    这段给商朝当爪牙的历史太不光彩了,特别是捕猎周边的羌人献给商朝充当人牲,于是史书和文献里,这段历史被抹去了,但没人敢动文王周昌的《易经》,《易经》里面就出现了大量猎俘和献俘的描述。

3、周昌入狱

    周昌带上了一些礼品亲自去殷都献俘,可能因为结交了一些王朝上层人物,引起了纣王的怀疑,故被囚在羑里。《易经》中很多内容都和周昌的囚禁生活有关,目睹了对人牲残忍的刑法与杀祭,咽下了地牢中的人肉餐,商朝的种种暴行给这位西土番邦头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作者在解读了诸多史料后,推断有可能是伯邑考到达殷都后,和苏忿生家族建立了联系,并通过苏妲己见到了纣王,进献了奇珍异兽良驹美女,最终使得父亲获释。这段恩情对周族非常重要,周人夺取天下后,周武王还重用了苏家的人。

4、姜太公与周方伯

    “姜太公”原名是姜尚又叫吕尚,属于羌人中一个吕氏部族,他有可能是首领之子,年轻被俘献给商朝,但侥幸逃过了被献祭的命运,并被殷都某个从事屠宰业的贱民族群接纳,娶妻生子。吕尚和文王周昌的初次见面似乎就发生在殷都的屠宰场。

    周昌在入狱被释放后,又向纣王贡献了一块“洛西之土”,于是纣王授予周昌“西方伯”的头衔,认可了周作为一个西方小邦。而这个小头衔的册封,却有着大代价:周昌继承人伯邑考成为纣王的祭品。有学者认为,纣王把人肉酱赐给臣下,是商人传统的一种结盟(兼人祭)仪式。这次把伯邑考的肉酱赐给周昌,应当是册封周昌为“周方伯”典礼的程序之一。

    被迫吃下兄长的肉,给周公旦、周发的留下了一生都无法治愈的心理创伤,所谓“周公吐哺”就是描述周公旦经常会吐出正在吃的饭食,后世的解释是他忙于招贤纳士,但更合理的解释是,他PTSD了。武王周发也一直受噩梦困扰,“自夜不寐”。文王周昌更是把心史写在了《易经》,并下定决心一定要灭掉商朝为子报仇。可以说,伯邑考的死才是促使姬周族踏上翦商之路的核心原因。

5、崛起反击

(1)广泛结盟:伯邑考死后,周族通过吕尚重新建立了与西土羌人的传统盟友关系。

(2)建立信仰:周昌把商人“上帝”概念引入周族,推行了比较彻底的“一神教”改革,并垄断了对上帝的解释权,让自己有了神性,让族人对翦商充满信心。

(3)商朝内讧,西土崛起:纣王可能因为重用异族夷人引起了商人权贵阶层的不满,也导致了地方诸侯对纣王的疏远,最终造成了商朝出现了政治混乱。武王利用这个机会,继位后短短几年就打到了商朝家门口。

(4)牧野之战:武王和他的西土盟军与商朝的军队在牧野对峙,后者的军队远远多于前者,但武王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他只能寄希望于商朝军队中的内应信守承诺。战争打响,武王便带领他的三百辆战车冲向商军阵列,按正常接战程序,先是会有暴雨般的青铜箭矢射向他们,然后是数倍的商军战车把他们碾成泥。然而,商军阵列突然自行解体,密谋者果然倒戈一击杀向纣王中军。《尚书·武成》对这个战争的描述是“血流漂杵”,这也使得后世的孟子极端不满,他认为武王伐纣是仁义之师,不可能出现大规模流血冲突,于是他说出那句著名的话:“尽信《书》(《尚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6、周公新时代

    周人和投降的商人贵族达成善后妥协:一是由纣王儿子继任商王,统治商朝旧疆,二是周朝在殷都和周边驻防部队。武王周发去世后,他弟弟周公旦成为了王朝实际的掌控人,辅政期间,周公平定了叛乱,拆解了商人社会,分封了周人诸侯,最重要的是废止了商朝的人祭文化。

    周公深知对于风俗文化,忘却是比禁止更根本的解决方式。为此,首先必须毁灭殷都,拆分商人族群,销毁商王的甲骨记录;其次,自古公亶父以来,周人曾经为商朝捕猎羌俘,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也应当被永久埋葬;再次,长兄伯邑考在殷都死于献祭,他的父亲和弟弟们还参与并分享了肉食,这段惨痛的经历也必须被遗忘。

    目前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大多是武丁王时期的,属于末代的帝乙和纣王的数量极少,而且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周"的内容。然而,从常识推测,自古公亶父以来,周邦和商朝有很多交往,尤其是在周灭商之前的几年,纣王按理会占卜对付周邦的策略。所以本书猜测,周公很可能曾派人检查过商朝的甲骨档案,并销毁了和周有关的一切内容,包括档案库在内的宫殿区也被焚毁和掩埋,即使三千年后有些甲骨被零星发现,也根本找不到涉及周的任何内容。

    不仅如此,以周公为首的周朝上层还要重构新版本的历史:夏人、商人和周人没有什么区别,从来不存在人祭行为,王朝的更替只是因为末代君王的德行缺陷。在周公的诰命里,他一遍遍地重复这套新版的历史解释,终于成为西周官方定论。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在周公辅政时期,周人中已经形成某种明确的"政治正确":不能批评商人的宗教文化,更不能记录商人曾经的血祭行为。在文王和武王期间,周人应该还没有这种忌讳,不然,文王不会在《诗经·荡》中极度愤怒地控诉殷商王朝的残暴和堕落;而另一方面,这首诗应该也经过了周公一代人的改造,去掉了关于血祭的那些最为敏感的内容。

7、儒家文化的起源

    孔子和儒家最推崇周公,而周公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源头。周公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主要源于对人祭宗教的恐惧,以及消灭人祭宗教的需要。对于宗教之于商周两朝的作用,以及之于人的影响,孔子曾有过一番颇不寻常的总结:“殷商统治者尊崇神,要求民众必须敬神,对鬼神的重视程度超过正常礼俗,对民众的刑罚多于奖赏,多威严而缺少亲和力。这造成了民众性情躁动不安、争强好胜、缺少羞耻感的缺点。周朝统治者则推崇世俗的礼仪,对民众比较宽容,虽然敬拜鬼神,不让它们干预人间事务,更重视人间的世俗秩序和信用,人间的身份等级则依据爵位高低有所区别,有亲和力,但缺少威严。这造成了民众趋利且心计巧诈,善于掩饰欲望和自我包装,心中少有真诚,奸滑而有欺骗性的缺点。"

    正如本书最后写道:
    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以来,黄河中下游静态的部落生活渐被战乱、征服和群体杀戮打破,华夏旧(早期)文明与国家由此产生。
    从孕育到成熟,华夏旧文明跨越两千年。和同期的其他古代人类文明一样,它们都属于神权与王权合一、宗教主导的社会。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历史将充斥族群壁垒、杀戮与献祭。
    但周灭商后,以杀戮和人祭为特色的华夏旧文明戛然而止,取代它的,是周公营造的新华夏文明。周公消灭了旧华夏文明及其相关记忆,打破了族群血缘壁垒,让尘世生活远离宗教和鬼神世界,不再把人类族群的差异看作神创的贵贱之别。这是华夏文明最彻底的一次自我否定与重生。
    在三千年前的古人类文明中,只有华夏独自走出了神权的掌控,成为一个"异类"。这是一种过于早熟的世俗文明,一直持续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