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老子的美学》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6-19 07:08:2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老子的美学》读书笔记
 

传说中老子就是老聃,曾当过周王朝的吏官,大约比孔子大几十岁,是孔子的老师,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按此传说,《老子》一书是老聃语录。老子书也应早于《论语》,从历史这个角度着眼,老子的美学思想可能是中国美学史的开始。
(一)
《老子》书着重讲宇宙观与认识论,而《论语》着重讲社会伦理问题。老子用“道法自然”否定了有意志的天帝,他建立了一个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其中很多观点从哲学中范畴转化为美学范畴。比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当然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也并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联结的范畴。因此老子的美学,应从这三个方面去研究。
(二)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道”是原是混沌,它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外物的可能性。“道”尽管恍惚窃明,却不是绝对的虚无,它包含着“象、物、精”。所谓“精”就是“气”。引老子一段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老子的宇宙发生论。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就是“气”。也就是“道”。象(物的象)离不开“道、气”,象必须体现“道”、“气”,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审美观照也不是对于孤立的、有限的“象”的观照,而是必须从对于“象”的观照进到对于“道”的观照。
(三)
魏晋南北朝美学家宗炳讲“澄怀味象”又讲“澄怀观道”。“澄怀味象”就是审美观照,而“味象”的本质就是“观道”。换句话说,审美观照的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因此,审美观照不能被孤立的“象”所局限,而应该突破“象”,应该“取之象外”,“取之象外”就容易对“道”的观照。例如,唐代美学家提出的“境生于象外“本身就是对”象“的突破。那么此观点,在实际的艺术作品中应表现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气)。
(四)
对于宇宙本体说,“无、有、虚、实”的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具体体现在魏晋南北朝提出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命题上。它不仅表现与具体的物象,还表现与物象之外的虚空。这一点在很多艺术表现中都能运用,如书法中的“计白当黑”、中国画中的“马一角”、中国戏剧舞台上的“刁窗”中国园林建筑等等,都会利用虚实关系。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五)
老子的另一个观点“涤除玄鉴”,“涤除”就是洗出垢尘,也就是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迷信。“玄鉴“就是对道的观照。至于怎样对于”道’的观照,老子并没有明确的回答,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有“涤除”的信念,排除主观上的欲念、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才能观照万物的变化及其本原,正如老子所说“致虚静,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从此观点看,在中国美学史上,老子的“涤除玄鉴”这一命题,无疑不是审美心胸理论的源泉。
后世宗炳、陆机、刘勰将此观点直接引入到文学创作领域中,如唐代刘禹锡诗:“虚而万景入”苏轼诗:“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