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些个人观点,包含剧透。
第一部分:关于人物
日本摄影师:佐藤秀夫
邮差员:苏柳昌
日军翻译:王广海
电影演员:林毓秀(王广海的情人)
吉祥照相馆:老板金承宗(老金)、老板娘赵宜芳、女儿金婉仪、小儿子
当兵的伤员:宋存义
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演员把人物演活了,仿佛他们就是角色本人。除了主要角色,群众的戏份也是入木三分,所有人,所有人在这场表演中都是那么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也印证了那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第二部分:人物的变化 人性的变化
整部电影时长2个多小时,没有一个镜头是空洞的。
一开始故事的背景交代了时间、地点,画面从四散逃命的民众到攻进南京城的日军,紧张窒息的镜头气氛织就了开场的主旋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父亲把儿子抱起,托举送上从他身边缓缓驶过的车辆上,车辆上挤满了人,都是为了活命出城的逃难人,儿子站在车上喊着爸爸,他的爸爸被人群挤的越来越远,把孩子送出去是父亲的希望,是活下去的希望,从这一刻开始,孩子就失去了父亲,很难想象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孩子一个人该怎么活下去。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动荡年代环境里的人啊,也不知不觉被环境同化,要么麻木,要么反抗。
日军摄影师佐藤秀夫,戴着一副眼镜,进入镜头的形象给人感觉斯斯文文的,在拍摄照片时面对血腥暴力场面流露出几许躲闪,一看就是没有攻击性的人物。在冲洗照片的过程中,应该是有那么几个瞬间视苏柳昌为朋友,要不然也不会在上司面前替苏柳昌说几句好话。也可能就是那么几句好话,被上司反问是不是跟对方产生了友谊?从这里开始逐渐偏离了良知,为了表忠心,收起自己的怜悯。
被嘲笑不会开枪杀人就不是真正的军人,第一次拿枪对准苏柳昌后脑,犹豫好久没有扣动扳机,因为意外把枪藏了起来,看到苏柳昌把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洗出成册还表达了感谢之情,我还以为佐藤秀夫真的是把苏柳昌当朋友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就好了,起码后面就不会耍手段阴苏柳昌一把,也不会让两个无辜的人送命了。
真的是好遗憾。
不仅是反派的人性变化,翻译官王广海是这里的渣男,有老婆孩子,还出轨电影演员林毓秀。最开始为了自己和家人活命,给日本人办事,当汉奸,也是见识了很多日本人的脏活,他就是想活下去,讨好日本人、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后面亲眼看着宋存义在眼前杀死日本军官,扔到他脚下的手枪他就那么站着,面无表情的看着,没有把枪捡起来递给日本人,直到日本军官被石头砸死,而后被赶来的日军责问为什么不去救日本军官?他说因为他胆小,不敢碰枪。让人看了过瘾,痛快。
还有就是后面为了救林毓秀不被日军糟蹋,奋起跟日军拉扯,过程中被枪杀,尽管他那么想活着,挣扎了几秒还是冲了上去。他是一个胆小的男人,怕死,他一直跟林毓秀说不管遭遇了什么,活下去,活下去才有出路。他的血性是里面最弱的,所以当我看到林毓秀被拖走的时候,以为王广海真的会什么都不做,就像碰到朝他哭喊着,叫他“广海大哥,救救我”的妹子,他能为了自己的安全选择装聋,任由妹子被带走,后来在慰安所再次见到这个妹子,人已经疯了。
最开始的每个人都只是想着“自己活”,后来变成了“一起活”,再后来有人活着出去就好。
第三部分:意难平的真相
电影里有好多意难平的镜头,看着令人揪心,压抑的令人抓狂。最出圈的是日军为了拍摄伪善的亲民,组织群众拍摄亲民照片,制造友好伪善的形象,作秀一般的摆拍。王广海拿着大喇叭让大家笑一笑,像平常一样,对抱着婴儿的母亲说孩子太吵,没有奶就喂点水,别让孩子哭了。苏柳昌和林毓秀被带来拍照,因摄影师佐藤秀夫说了一句婴儿太吵,一个日军就立刻把婴儿从母亲怀里抢走活生生摔死。
在地窖,大家谈论着日军的残忍仍心有余悸,苏柳昌说婴儿昏了过去,林毓秀说是死了,没气了,我抱着的我能不知道?大家都知道是死了。
电影里有两处情节,讽刺意味拉满。
为了活命,给日本人当翻译的王广海,在一次祭奠日军阵亡战士的现场,眼睁睁看着大批中国人被赶到一起赴死,不忍看背着身,眼中噙满泪水,也因此没看到在人群中呼喊他的老婆和儿子。
给日本人洗照片,好不容易拿到两张通行证,苏柳昌和林毓秀选择把逃命的机会让给吉祥照相馆的老婆和女儿,任谁都没想到逃命符实际是催命符。在出城之前,佐藤秀夫把两张通行证的编码告诉守城放行的士兵,见到通行证持证人不是放行,而是杀掉。
这段情节的镜头一会儿是母女二人的画面,在城门口被拦下,被带走,母亲被日军刺穿胸膛躺在地上,眼睁睁看着女儿被日军拖入屋内糟蹋,喊着”她还是个孩子“,自己的身上也趴着一个日军(她都是快死的人了!她的血还在往外流!);一会儿画面转到佐藤秀夫和上司的谈话,上司一面说着”仁义礼智信“各个字的含义,一面书写着这五个字,意思是告诉佐藤:你答应那个人洗完照片给他通行证,你说到做到了,你守信用了,但是他不是朋友,对付敌人需要运用智慧,通行证给了是守信,借刀杀人是智慧。
最后只有林毓秀一个人知道,那天老金的老婆和女儿没有活着走出来。老金把襁褓中的儿子托付给林毓秀,自己走向了敌人的枪口拖延时间,自以为保护了妻子和儿女的安全,却不知道最后只有儿子活了下来。
好难过啊/(ㄒoㄒ)/~~
还有一个小人物,当兵的伤员--宋存义。他是被林毓秀藏在木箱里,偷偷带到照相馆的,当时日本人满城抓当兵的,包庇无疑是引火上身,开始没想明白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剧情也没有交代宋存义是什么样的人,全靠大家的猜想,正常逻辑下,宋存义应该是一位爱国将士,为了群众与日军抵抗负伤,被林毓秀藏了起来。后来在宋存义死的消息传回来,我们才看到林毓秀的视角,宋存义在林毓秀给日本人表演,被日本人刁难差点羞辱的时候救了她。
宋存义死了,林毓秀还是被日本人糟蹋了。
第四部分:审判 正义虽迟但到
南京照相馆把珍贵的日军犯罪底片带出了南京,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南京城内的暴行,把真相写进了历史。
影片中有照片的特写,其中几张中国人都看过,并且非常熟悉,去看影片你会知道我说的是哪几张。
冲洗底片发现了日军的犯罪证据,老金用照相馆先前无人领取的底片偷偷掉包了犯罪底片,把犯罪底片缝进衣服夹层带出城,让罪恶公之于众。
老金说他的照相馆是南京城中有名的,谁家有喜事都要来他这里留个念想。可是战争让美好支离破碎。
一张照片,封存着一个美好的念想,转瞬物是人非。这一段也是看的人哭到停不下来,从影片开始到结束记不清哭了多少次,出影院的时候眼睛是肿的。
影片的最后,战犯被执行枪决,孩子问我:妈妈,这些人(苏柳昌、老金一家、王广海、宋存义)不是已经死了吗?为什么还会出现?
我心里想杀人偿命,不承认也不能抹杀历史的真相,南京三十万亡魂等这一天等太久了!
在电影里,我们以上帝视角回顾那段历史,闻不到空气中的血腥味、硝烟炮火的火药味,光是看到画面就让人哭肿了眼睛,历史里人们的绝望我们更是没办法切身体会,唯有不忘历史,把历史讲给一代又一代的人,只要还有人记得,历史就不会被遗忘!曾经历的苦难才不会被人们遗忘!
快到月底了,坐等《731》如期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