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4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8-10 09:49:53归属于观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1
看完《南京照相馆》,我的心中也有一些愤懑。但这些愤懑不仅限于当下舆论希望引导的对日情绪,更重要的是对哪段历史时期混乱无为,弃城而逃,溃败不堪的统治阶级的愤慨。

那是一段不得不直视的历史,充满了血泪和屈辱。有句话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这个话本身是对所有人说的,但在现实层面来看,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老百姓提了更多要求。

我们回顾历史,是要明辨到底是哪些人犯下了这些罪行。

日本军国主义残忍血腥,任意践踏,戕害生命,不把中国人当人;淞沪血战后,惊魂未定的国军统帅们,面对日军,军心已乱。在做出南京守卫决策之后,达官贵人们应逃尽逃,留下一个唐生智去固守一个早已被上层们放弃了的“首都”,所以最后他自己也逃了。试想,那些弃城而逃者,又何尝把老百姓当成了人。他们带走了金银,却把百姓留给了日军。

就是犯下滔天罪行的岗村宁次,居然在战后战后还被选为特别军事顾问,参与国军为内战而筹备的重大军事行动决策。这样一个战犯,1949年被国民政府宣布无罪,还协助其安然回到了日本。所以到底是该恨日本人呢,还是应该恨国民党。

国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有独裁之心,而乏独裁之力。成分复杂,党务阴弊,党争激烈。在20多年的执政时期,发挥过正面的历史作用,也最终只是一个短命郑府而退居台湾苟活。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的秩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管理和治理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也考验着执政者和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也包括人情。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2
    《南京照相馆》是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1937年南京沦陷后,吉祥照相馆的暗房成了邮差阿昌(刘昊然饰)、日军翻译王广海(王传君饰)、龙套演员林毓秀(高叶饰)和老板老金等普通人的避难所。他们为获得离开南京的通行证,被迫帮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却意外发现了日军屠城的罪证。面对暴行,众人内心被震撼,开始在恐惧与良知间挣扎,最终决定留存底片,揭露日军罪行。

    影片采用“大历史,小切口”的叙事模式,以独特视角展现历史。通过构建丰盈的群像,展现不同阶层南京百姓的觉醒与抗争,将宏大历史叙事浓缩为小人物的生存史诗。同时,影片严谨复原历史场景,组建近500人置景团队,耗时3个月在2.5万平方米空间内建造残破城墙,并融入南京童谣等地域文化元素,增强了历史真实感和观众代入感。

    电影通过讲述普通人守护历史真相的故事,深刻唤醒民族记忆,传递出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的时代强音,让观众铭记每一个普通人的坚守与抗争都是民族不屈的脊梁。

      对我的启发,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二、今天的国泰民安来之不易,作为华夏儿女要珍惜当下的大好河山;

                        三、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吾辈自强。

导演说:拍这个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观众展示所谓的血腥、暴力、侵犯等恶劣的行径。 因为这些行径,我们中国人在历史课本里,早就若干次地了解过,他不想以此为噱头。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但女性的尊严和人类的底线也不能被践踏,这部电影要做的,是铭记历史的真相,而不是要重现历史的残暴。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