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追求好教育》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4-15 08:52:20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追求好教育》读后感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我们时常思索:何为好教育?李镇西老师的《追求好教育》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教育本质的探寻之路,让我在阅读中不断反思、感悟,收获颇丰。

一、教育的真境界:朴素、常识与良知

书中提到,保持朴素、遵循常识、坚守良知,就是教育的真境界。诚如魏书生老师所言,教育并非充斥着各种复杂的创新,老祖宗早已将教育的真理阐述清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以及“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学习方法,这些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是教育的根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应被各种纷繁复杂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所迷惑,而应回归教育的本质。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我们要秉持有教无类的原则,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无论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应在我们的课堂上得到尊重和关爱,获得成长的机会。

   坚守良知是教育者的底线。我们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在面对各种教育问题和挑战时,要坚守道德准则,不随波逐流,用良知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教育科研的方向:目光向下,关注课堂与心灵

李镇西老师强调,教育科研应该目光向下,对准课堂,对准心灵。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科研,是基于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题,以“人”的发展为指向。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我们的教育科研应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同时,教育科研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个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惑和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三、实践、阅读、思考与写作的紧密关系

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须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实践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有丰富的素材可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的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是写作的灵魂,只有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写出有深度、有见解的文章。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实践,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教育经典著作、教育期刊杂志等,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还要善于思考,对教学中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后,要将实践、阅读和思考的成果通过写作表达出来,与同行分享交流,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四、民主课堂的体现:尊重与智慧

书中的一则教育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当老师问世界四大宫殿是哪四大时,有学生故意捣乱喊“还有子宫”,老师并没有发怒,而是巧妙地回应“子宫确实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是所有人的生命摇篮”。这一回答不仅化解了课堂上的尴尬气氛,还将话题上升到了敬畏生命的高度,体现了老师的教学智慧和民主课堂的魅力。

在我们的课堂上,也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和学生的“意外”回答。我们要像这位老师一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用智慧去引导。民主课堂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尊重与关爱每一个学生:教育的核心

李镇西老师始终强调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爱每一个具体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和关爱,我们要将学生的事看成大事,关注他们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感受到被偏爱。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心理困惑;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成功中树立自信。

李镇西老师的《追求好教育》让我深刻认识到,好教育是充满爱与温度的教育,是回归本真、遵循常识的教育,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李镇西老师为榜样,努力追求好教育,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在教育的阳光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