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活着》读后感1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7-28 09:06:52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活着》读后感


  读到福贵牵着那头叫“福贵”的老牛慢慢往田埂那头晃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句居然是——“这老头,命硬得跟牛蹄子似的。”

  别笑,正经人读《活着》得哭,可我偏不。哭点早被余华那小子提前埋雷,炸得稀碎,最后只剩下一股子憋闷在胸口,像冬天里喝凉水,凉得牙打颤,还吐不出来。

  先说福贵。这哥们儿出场时是个混账,赌得连裤子都差点当掉,活活把老爹气死。按常理,这种人活该遭报应,可余华偏偏不让他死,反而让他一路活成了“孤家寡人”——爹娘走了,媳妇家珍走了,儿子有庆被抽血抽死,女儿凤霞难产没了,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夹扁,连小外孙苦根都吃豆子噎死。到最后,陪他的只剩一头老牛。

  你说这叫“活着”?我看叫“剩着”。可偏偏就是这“剩”,把人那点韧性给逼出来了。福贵不嚎,也不闹,顶多夜里对着老牛嘀咕两句:“今天咱哥俩又熬过去一天。”这话听着像自嘲,其实是跟命运耍无赖——你不是想弄死我吗?嘿,我偏不死,不但不死,还得种地、吃饭、晒太阳,顺便给你甩个白眼。

  写到这儿,我得插一句:余华这家伙,“蔫坏”。他写惨,不拿刀,拿钝锯子,一点点锯你的心。比如有庆死那段,医生抽他血救县长老婆,孩子躺那儿像根被抽空的面条,福贵抱着尸体走回家,路上还怕吓着别人,用衣服盖住儿子的脸。就这么一句,我那天晚上差点把书扔了——不是生气,是怕再看下去,连喘气都疼。

  可福贵呢?他第二天照常下地,锄头一抡,泥土翻起来,盖住的不只是种子,还有他那个“为啥偏偏是我”的疑问。时间这玩意儿最操蛋,它不给人答案,只给人活路。活路窄得跟田垄似的,可你还得走,不走就得被野草埋了。

  说到家珍,这女人简直是“忍者神龟”的祖宗。福贵赌光家产,她挺着大肚子回娘家,换别人早一拍两散,可她偏回来,说:“你浪子回头就行。”后来饥荒,她啃野菜啃到水肿,临死前还惦记着给福贵补衣服。我读到这儿,脑子里突然响起我妈常说的一句话:“人呐,有时候不是为自己活,是为那点子念想。”家珍的念想是啥?大概是福贵能好好活,哪怕活得像条狗。

  可念想这玩意儿也毒。凤霞死后,二喜疯了似的干活,说要“给凤霞攒块好碑”,结果自己让水泥板拍成了碑。苦根更冤,好不容易能吃顿饱饭,结果被豆子噎死——福贵哭完,还得把豆子捡起来,留着明年种。你看,生活连哭都不让你哭痛快,眼泪刚掉地上,就让你拿锄头翻进土里当肥料。

  说到底,《活着》不是讲苦难,是讲“熬”。熬到麻木,熬成习惯,熬成一种“反正老子还活着”的混不吝。福贵最后跟老牛说话那段,我一开始觉得可笑,后来脊背发凉——人活到最后,连说话的对象都得靠自己编,这得是多大的孤独?可再一想,编个对象也好,总比对着空气强。

  余华在后记里写:“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话听着像鸡汤,可放在福贵身上,就成了铁锈味的真理。他不是为了盼头活,而是因为死太麻烦——埋人要挖坑,哭丧要费嗓子,还不如先睡个午觉。

  合上书,我跑到阳台抽了根烟。楼下有个收废品的老人,正把纸箱踩扁码齐,动作慢得像电影慢放。我突然想,要是福贵活在这会儿,估计也能干这行——反正都是收破烂,收的是纸箱还是回忆,区别不大。

  最后一句话留悬念:那天晚上,我梦见老牛开口了,它说:“福贵啊,其实你早就死了,现在牵着你的,是你自己剩下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