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4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11-15 08:58:25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我是在《清清的额尔古河》这首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听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听完了后,久久无法回过神来。尽管我有立马再听一次的冲动,但我抑制住了,那样会破坏我心里的那种梦幻般的感觉,我常常静静地听着那首歌,再把自己浸在那种美好的思绪中回味再回味。正如迟子建老师说的她是不忍将这本书写完的,但还是写完了,写完了就意味着她要和这样一群人告别了。

全书讲的是最后的原始游猎部落-鄂温克族人的故事,他们生活在与俄国一岸之隔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里,过着逐水而居,逐藓而栖的游牧生活,他们以放养驯鹿为生,随驯鹿迁徙。他们分成几个团体生活在各自的乌里楞(类似于村庄)里。里面着重讲了一个乌里楞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我的父亲林克是我们乌里楞的酋长,他瘦高而强健,身手敏捷……有着一个出色的酋长一切的优点,他管理着我们乌里楞的游牧、打猎及迁徙等日常生活,还承担着分配食物、兽皮等财物到各个希楞柱(家庭)的任务,由于他谦和友爱,我们乌里楞都由衷的钦佩他、信任他。他在我出生的那天晚上从河对岸打到了一只母熊,还成功的取到了它的胆汁,并连夜运了回来与整个乌里楞的人分享,他实在是当之无愧的神枪手。而我的母亲达玛拉是一位美丽温柔的女子,她深爱着父亲林克。每晚我和姐姐列娜都在父母制造的甜蜜的风声中、在温柔的夜色里、在斑斓的星空下沉沉睡去,后来我的弟弟鲁尼就在这样的风声里来到了世上。我们乌里楞里住着我的姑姑、姑父一家、还我的堂哥伊万一家、我们的邻居老达西一家,只有我的伯伯(我们称之为额格都阿玛)尼都萨满一个人是独居的,他是我们这个乌里楞的萨满,掌管着我们的神,他身形胖胖的、沉默寡言,且只有他一个人身边没有女人,我们一度以为他的袍皮口袋里的神一定是女的,他肯定每晚抱着神睡觉,所以不需要女人,他平常神情严肃不与人亲近,可是每当跳萨满的时候,他有力地蹬着他的袍皮靴子、轻盈地舞动着他那胖胖的身体、用力地敲打着神鼓、轻柔地唱着古老的神歌时,他整个人散发着一种神圣、庄严的光芒,与平时的额格都阿玛判若两人,我们深信他就是与生俱来的萨满,他保佑着我们乌里楞的生灵,使我们免遭厄运。

在这里白桦树是我们取不尽用不竭的东西,我们用它的树杆来搭希楞柱坚实又牢固,用它的皮做桦皮桶用来装水、装鹿奶、装盐等一切可装的东西;我们还用它的皮来做桦皮船,划着它去打猎,又轻又快;我们乌里楞的女人都爱喝这有着桦树清香的桦树汁,它滋润着我们的身心使我们快快长成一个少女的模样。

姐姐列娜是在一次迁徙的途中去世的。当我们找到她时她被埋在厚厚的积雪中,脸上还挂着甜甜的笑。她是因为睡着了才从驯鹿身上掉了下来,驮她的那只灰色驯鹿正是从前代替列娜死去的那只小驯鹿的妈妈。额格都阿玛说列娜去了天堂和天上的小鸟生活在一起了。我的母亲达玛拉抚摸着列娜的小脸,把她小小的身子抱进一只白皮口袋中扔在向阳的山坡上了,来年那里又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长出许多的嫩绿的小草来。

与我们常打交道的俄国安达叫罗林斯基,是一位慈详而善良的老人,他总能顺着我们迁徙时留下的树号找到我们的乌里楞,带来我们需要的面粉和盐以交换我们的兽皮,他总会换给我们如数多的东西,而不像别的安达一样狡诈,同时他还会带来一些女人用的小物件,是特意给我姐姐列娜的,这让我嫉妒不已,但是在列娜死后他就再也不来我们乌里楞了,不想到这个令人伤心的地方。

我的父亲林克是在一次去其他乌里楞借种鹿来配种的途中,被闪电击中去世的,当我们随着他的爱犬伊兰找到他时,他已经面目全非了,我们乌里楞的人在树林里为他风葬,找四个相对直立的大树,将他葬在大树上,额格都阿玛为他祈福。当时我的母亲一滴眼泪也没掉,回去的路上还一边摘着花一边唱着歌笑嘻嘻的回去了,这之后她一下子苍老了很多,而且她也不再喝桦树汁了。

姐姐列娜和父亲林克的丧葬方式正是体现了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又回到自然中去。

我的堂哥伊万虽然个子不高,但是力大无比,可以单手打死一只熊。他也是用这双手和十张兽皮从一位俄国安达手中赎回了娜杰什卡,一个金发蓝眼睛的俄国女子,并娶她作妻。后来娜杰什卡听了一个安达说的话:日本人要抓蓝眼睛俄国人。她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有一天她背着伊万带着一双儿女偷偷地跑回了河对岸。我也是在找他们的过程中,因为迷路被母熊追赶而逃到拉吉达家的靠老宝(一种建在树上的小房子,里面有食物工具等,是迁徙途中的临时补给站,)里,差点被拉吉达当做母熊打死,当我跌落到他身上时,他看到我眼里溢出的温柔与善良时,便深深的爱上了我,与此同时我也爱上了他,于是我们结婚了,在我们的希楞柱里制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风声。我沉浸在自己的幸福里,完全忘记了母亲的痛苦。

自从我的父亲林克去世后,我的额格都阿玛就像变了一个人,他开始注重打扮,且他常常召集别人来他的希楞柱商议事情,迁徙的途中他总是默默地守护在我母亲后面,但我母亲一次也没有搭理他,直到他给我母亲做了一件精美的羽毛裙,我母亲才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但这让我非常不满,我认为母亲背叛了父亲,所以母亲那升起的喜悦又暗淡下去了。直到我生第一个孩子时,才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当年我的父亲林克和我的额格都阿玛都喜欢上了爱跳舞的达玛拉,而且互不相让,而达玛拉说哪一个都行,这让我的祖父犯难了,于是提出比箭法,谁先射中同一棵大树,谁就娶达玛拉为妻,两支箭同时从他们手中射出,嗖嗖的向前飞去,结果林克的箭射在大树上,而额格都阿玛的箭却掉在了地上。然后林克欢欢喜喜地娶走了达玛达,而额格都阿玛自此以后有了神力,变成了萨满。但是我的姑姑不相信额格都阿玛的箭会落在地上,他一向是射箭能手而且百发百中,肯定是他在最后一刻故意输给了弟弟林克。我才明白额格都阿玛对我母亲的爱如此深沉。可是在我们鄂温克族的族教里只有弟弟才能娶哥哥的妻子,而哥哥不能娶弟弟的妻子,他们的这种爱是被族里所不容的,所以他们俩人爱得痛苦而疯颠。自此我开始同情起母亲和额格都阿玛来了,但母亲再也不穿那件羽毛裙了,只是时时抚摸着它,呆呆出神着。直到我的弟弟鲁尼新婚之夜,许久不跳舞的母亲穿着那件羽毛裙,挽起她那从前胡乱披散的头发迹般的出现在舞会上,跳着舞的她是那样的优雅迷人,那样的圣洁美丽,在舞蹈里她又焕发出从前的生机和活力,直到所有的人都散去,她还在一圈圈跳着,直到次日的清晨,我们发现她倒在已经熄灭的篝火旁,沉沉睡去,嘴角荡着笑意。

迟子建老师在对羽毛裙的描述及母亲达玛达跳舞的情景写得非常之美,那种意境、那种感动我无法言喻。父亲的离去使母亲枯萎,而额格都阿玛的一件用爱编织成的世上最精美的羽毛裙又使母亲重新点燃了心中的爱火,可是族教的枷锁又使他们痛苦,不敢公然相爱。最后在舞会上,她勇敢的穿上了羽毛裙跳起了她最爱的舞蹈,她热烈地、不知疲倦地跳着,她以这种方式回应着额格都阿玛的爱。直到生命的尽头,她终于热烈而绚丽的绽放了。而额格都阿玛在母亲的风葬仪式上为她唱的赞歌则是对这段爱的升华。

我的姑姑伊芙琳也是一个可怜之人,她因为我的姑父当年被迫娶她而感到愤恨,她觉得姑父坤德不是一个勇敢的人,从而看轻他辱骂他为了惩罚他拒绝跟他睡觉,包括打骂自己的儿子金德,觉得父子俩是一样的窝囊废,导致自己的儿子从小懦弱,直到儿子在自己婚礼上自杀,此事彻底激怒了坤德,觉得这一切都是妻子伊芙琳造成的,从此两人互相折磨,直致去世。

此书中描写的爱情大都都是唯一的、神圣而又壮烈的。就像额格都阿玛因深爱我母亲而终生不娶。金德和我的弟弟同时爱上了鲁浩,最后鲁浩嫁给我弟弟,而金德被他妈妈逼迫娶另一个姑娘(这也是伊芙琳让她儿子重蹈了自己的悲剧),在婚礼上金德宁死不从,,而这个新娘后来也为小达西殉情了(金得不要她,而达西娶了她)。

我的弟媳妮浩继额格都阿玛之后成了我们的新萨满。每当有人请她跳萨满时,她知道又要牺牲一个自己的孩子,萨满这个神圣的职业,使她成了众人的母亲,众人都是她的孩子,她不可能见死不救,想到自己的孩子她又心痛万分,但她还是勇敢的穿上了神衣带上了神帽,跳起了神舞,就这样她的孩子都接连离她而去,最后她也在一次神舞中为了救他人而牺牲了。她这种舍小家救大家的大爱情结也与我们当时的国情遥相呼应,众多战士为了保卫祖国壮烈牺牲在战场上。

后来我的堂弟伊万被日本人虏走后逃出来参加了抗日联争。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的后代们被政府要求下山定居,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只有我和我的孙子安草儿呆在山上,而我的外孙女依莲娜从小热爱学习,到城里去上学,因受我喜欢岩画的影响当上了画家,她从游牧生活过渡到现代文明生活后,她经常在城市里住一段时间,嫌城市太喧嚣又跑到山上来,可是几天后她又厌倦了,她受不了山上没有电话没有电视的日子,游走在这两种生活中,最后一次上山后,她去河边清洗画笔,画笔留在了岸上,而她却永远的流在了河里。

依莲娜来自于画家柳芭的原型,也是迟子建老师创作的契机。当迟子建老师听说了最后一批鄂温克族也从山上搬迁到山下的定居事情,当所有人都在为人类迈进现代文明的大进程欢呼时,迟子建老师却隐隐感到担忧,她担忧的是习惯了山川河流、清风明月为伴的这种天性自由的原始生活的他们是否会适应这种现代文明化的生活,这种强行的变迁是否会给他们的身心造成创伤。与此同时她又看到了关于柳芭去世的消息(柳芭是鄂温克族第一个从山林里走向城市的大学生,她走出了森林,最后又回到了森林并葬身于生养她的河流中)。柳芭的命运让迟子建老师大受震憾,引发了她对“文明”这一衡量标准的思考,于是创作了这部优美而富有诗意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籁般的人间仙境。在她看来文明应该是包容的、多元化的,这种古老的原始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文明和文化,她希望可以保留这些原始的生活印迹,使它成为我们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中的一块的净土。

在我们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又应该保有怎样的一块净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