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人间有味》有感1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8-29 11:14:53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尝遍人间百味--

读《人间有味》有感

我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但总对散文不感兴趣。而自从我读了汪曾祺的文章后,真是柳暗花明。他的《人间有味》生动地描绘了各种美食,贴近生活,自然清新,并且显现出了他非凡的生活智慧。


书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这正是对新事物积极接受与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亦是如此。


打我第一次见到蟹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它一点好印象都没有。我总觉得那蟹黄恶心,连蟹肉都随之变坏了。每当我看到别人津津有味地大块朵颐时,总是从心底里生出厌恶。但是,蟹肉到底是什么味道,我也不知道,因此,心里还存有好奇。


秋天降临了,时值十月天气。肥美流黄的大闸蟹成群结队地爬上大家的餐桌。我妈妈是个极其钟爱大闸蟹的人,这种好时机她当然绝不会放过。那天,妈妈买了四只大闸蟹。它们被清蒸后送上了桌子。几只蟹身穿赤色铠甲,被一根粗绳牢牢缚住。它的一对大钳子也被束住,无力地下垂着,全然没有了“横行霸道”的气焰。妈妈拿过一只蟹,从容地拆开绳子,麻利地掀飞大壳,熟练地剔去杂物,细心地把蟹一分为两块。然后,她把蟹放在我面前说:“尝一只吧。”


我望着眼前的蟹,怔住了。流质的蟹黄像酱糊一样粘在原本白嫩的蟹肉上。我不由得联想到了可恶的榴莲,但眼前的蟹黄像稀释过的榴莲似得,比榴莲还恶心。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问妈妈:“这个蟹怎么吃呀?”“当然直接咬呀,”妈妈说,“把壳吐掉就行。”


我眼睁睁看妈妈连着吃掉了两只蟹,心想:妈妈如此爱吃,必定是蟹有好吃的道理,我试试吧。我仔细观察了蟹块的四周,将它平放在桌面上。我不动声色地盯着它,深深地吸了几大口气。接着,我用手抓起蟹块,屏息凝神,集中全身精力大喝一声,用力咬向蟹块。只听“咔”的一声脆响,我吃了满嘴的蟹壳。


有一句话叫实践出真如,还有一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真正咬了一口才发现,蟹肉一点都不难吃。蟹肉的整体是由一缕缕纤细的白色肉丝拼合而成的,但是各肉丝间的距离较大,所以松散却鲜嫩无比。既不像牛肉的粗犷,也不似鱼肉的紧实。这应是有“盔甲”保护而不常运动的结果吧。此后,我也变得喜欢吃蟹了。


我从小还极厌恶苦瓜,觉得这苦味太难受了,弄得满嘴生涩。妈妈总说夏天要吃苦瓜,这样对身体有好处。可我从来不碰苦瓜。妈妈千方百计,又掏籽又泡水。而这苦瓜的苦却似生了根一般,深深扎入我的记忆中。


几年过去了,妈妈不做苦瓜,我也不吃苦瓜。但有一年的夏天,桌上突然多出了一盘黄绿相间的菜。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是苦瓜炒鸡蛋。对于“苦瓜”这个已被埋入记忆深处的词,我无法获取更多与它有关的信息。于是,我夹了一大夹。


这一夹苦瓜,在灯光的映射下就如一条条绿玉一般。而碎碎的鸡蛋正好似散落的黄金,衬托出苦瓜格外鲜亮的绿色。我把苦瓜缓缓地递进嘴里,细细品味。它似乎有一丝苦味,但不明显。而更多的是脆,天然的脆,以及一股自然的清新。与之对比,苦味就几乎无存了。咽下苦瓜后,口中好像存留着一点淡淡的甘甜。说来也怪,那天我吃了许多苦瓜。自此,桌上频频出现苦瓜这道菜。


对于陌生的食材和陌生的口味要去尝试,时刻有一颗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对食物应如此,对生活亦如此,对知识、文化更应该多吸收、多总结、多融合。这是生活的小智慧,也是人生大道理。自此,我也爱看散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