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8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8-21 08:08:28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拿起书本认认真真地投入地去读一本书了,很庆幸重拾书本第一本选的就是这本书。

    曾经看过《风雨哈佛路》,感慨奇迹女孩莉丝•莫里一路走来的艰难与不易,佩服她的勇敢与坚持。但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你会更加敬佩这个女孩——塔拉•韦斯特弗。

    这是一本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记录了她一路从爱达荷州走向英国剑桥的历程,更是记录了她如何脱离原生家庭,从一个未经受学校教育的女孩成为剑桥博士的过程。塔拉认为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她受到的教育。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但是我更认为她的成功来自于她的自我,她虽然几度想要沉沦放弃但是最终燃烧起来进行抗争的自我。

     塔拉的父亲是这个家庭不幸的最大来源。他偏执而又愚昧。

     他是上帝最虔诚的信徒,政府的极端厌恶者。他是这个家庭的大家长,把控着这个家庭的话语权。

    他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好,所以他拒绝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接受学校教育,与要去上学的塔拉、泰勒和理查德发生争执。

    他认为任何事情都有耶和华必预备,他们不会遇到危险,就算遇到危险那也不过是上帝给的考验,忠诚的信徒最终会转危为安,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将家人置身于危险之中:高空坠落、车祸、爆炸、火灾……更是拒绝在受伤后去医院接受治疗,选择让塔拉的母亲进行“精油”疗法。某种程度上,这本小说可以又另名《塔拉和她有九条命的家人》。

     他不爱他的家人吗?不,他爱的,但是他对上帝的信任对摩罗门的忠诚超过了他对家人的爱。他虔诚地恪守者圣经里的所有信条,并且要求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一同遵守,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他是这个家的罪恶之源。

      塔拉的母亲,是受害者也是助纣为虐的人。

      她与父母不认可的丈夫结婚,脱离自己的家庭,但是却又陷入父亲制造的困境里去,成为父亲恶行的最好注脚。极端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对她的精神压迫让她失去了她的主体性。

      她无疑是聪明的,知道以沉默、顺从来保护自己。

      她是爱塔拉的,一度从精神上给予塔拉支持,希望她能够远离也希望她能够抗争。

      但是她又是软弱的,当塔拉与父亲与哥哥肖恩真正发生争执的时候,她成了为虎作伥的那个人,成了自己丈夫最完美的喉舌,撒了慌,背叛了塔拉。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在那场车祸里,塔拉的母亲没有受到伤害,或者受伤以后及时去医院治疗,她依然可以成为山谷里最伟大的助产士,能够做一番事业,做到经济独立,这家人的情况是否会不一样呢?可惜没有如果,她的自我基本死在了这场车祸里,成为了丈夫、上帝的傀儡,助产士、草药师也成了“肌肉测试”和“精油”疗法的信徒。

      至于哥哥肖恩,是父亲最好的影子,也是父亲暴行影响最大的人。

      他会和爸爸进行抗争。

      他爱妹妹塔拉,会带她去看电影,骑马,在塔拉有难的时候给予她经济上的帮助。

      但是他又会从语言、肢体还有精神上对塔拉给予伤害。他给自己的妹妹取外号“妓女”“黑鬼”……对塔拉和她的女友们一次又一次进行服从性测试,当她们不服从时,便转为肢体暴力。他给塔拉教过的防身术最终用回了塔拉身上,将她一次又一次地拖到卫生间里把她的头撞到马桶里,用刀去伤害她,写信去威胁她。

      他是父亲言行的受害者,最终也成为了另一个父亲。

    哥哥泰勒,是塔拉生活中的明灯。

    唱诗班的CD,给塔拉带来追求美与文明的启蒙;他上大学时对塔拉说要学习的话语,刺激塔拉想考大学;当塔拉被一个又一个家人背叛否定的时候,更是泰勒,在她即将触底深渊时拉了她一把。

     “怎样遣词造句才算合理?一个人为了你,与父亲和家人疏远,你该如何道歉?也许没有合适的词句来表达。你该如何感谢一个不肯弃你而去的哥哥?就在你决定不再挣扎,任凭自己下沉时,正是他抓住了你的手,将你拽上岸。这一切,没有语言能够形容。”

      “献给泰勒”,再正确不过了。

     至于塔拉的其他兄弟姐妹,他们想过反抗,所以奥黛丽写信给塔拉,但是,他们的经济依赖着自己的父母,所以反抗的结局必然是失败的。塔拉失去了这些家人,而“受伤、暴力和来回变换的忠诚”在这里不断上演。

    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塔拉,一直在垃圾废料场工作的塔拉,要从身体到精神上脱离真的很不容易。我觉得这本小说的书名《Educated》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其实就是塔拉两个拯救她自己的力量来源。

     一个是飞往自己的山的力量,她的不甘于被压迫、顺从的自我。摩罗门要求不能喝可乐,不能穿过分暴露的衣着,不能看医生……

     以前的她十分信任父亲。她不喝可乐,因为表演节目穿过膝的裙子会产生羞耻感从而拒绝表演,腐烂的东西会放冰箱里,上厕所不会洗手,也不会看医生……

     可是,当天气过于炎热她会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将衣袖捋起来。

     当自己和家人一次又一次被至于危险的境地时她会开始产生质疑:如果第一次是上帝的旨意,那么第二次呢?

     当爸爸目睹家人的受伤只会让妈妈进行治疗的时候,她会在哥哥肖恩发生严重车祸脑仁都露出来的时候踩着车飞奔医院。

     在和马克谈论上帝的旨意是一夫多妻制的时候,她的脑海中会产生新的坚定的信念:我永远不会成为众多妻子中的一员。

      “我爱你,”她说,“但我不能。对不起,爸爸。”她的自我在一次次被打压,又一次次在谷底进行触底反弹支撑着她飞往她的山。

     另一种力量便是来源于——educated,她所受过的教育。教育丰富了她的见识,拓宽了她的视野,加深了她的思想厚度,更明辨是非,更知天地宽广。

    在教育中她知道了什么叫“双相情感障碍”。

    曾经被哥哥取外号“黑鬼”,她会假装笑;她也在课堂上无知地提问纳粹主义。但是“肖恩说出它的方式也没有变,只是我的耳朵变了。”她所受的教育让她无法再笑出来。

    《卖花女》告诉她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告诉她: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解放我们的思想……

     熬过的夜,读过的书,写过的字都在重塑她的认知,解构她的思想,丰满她的人格,重新定义她的人生。于是“凡是过往,皆为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