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属L真意》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7-31 09:32:15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属L真意》读后感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也活在各样的关系中,无法真正做到离群索居、独善其身。就像一首诗里所写的:“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借着教会热心弟兄姊妹发起的“共读一本书”读书分享活动,我有幸读到契普·英格拉姆所著的《属/灵真意》。作者真挚分享了自己侍奉工作中的经验,坦诚剖析了人生经历,希望读者能通过这本书开启真正属/灵的生命之旅。

这本书并非教导空洞的理论,而是作者根据《罗/马书》12章梳理的切实可行的训练课程。每章结束时,作者都给出发人深省的提问,以及行动上的引导和鼓励,方便读者在阅读时将所学实践于生活中。书中围绕“如何在关系中成长”,对应人生不同层面的关系分为五个部分。

一、如何给S他最想要的——降服于S

我们常常向S求很多东西,却很少思考“S真正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罗马书》12章1节告诉我们,S要的是“我的全人”,这是S的命令,也是我们当尽的本分。但我们往往不愿完全向他降服,这或许源于对S的歪曲认知——以为完全降服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降服”通常与“不得不放弃的事物”相关联,而“完全委身”则将注意力放在“要得到的事物”上。“当我认识到S为我成就的、他是谁,以及他为我在生命中所做的预备时,我渴望丢下任何事和自己的一切,为要得到S为我们预备的那极好又富足的永恒生命。”这不是放弃,而是一种重新评估。完全委身不是失去某些权利或人生乐趣,它更像舍去一条便宜的塑料项链,换回一条真正无价的珍珠项链。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S的命令,也是我们对他所做一切的感恩回应。我们从他那里得恩典,他从我们这里得当得的荣耀。我们降服于S的动力,不是为了在天堂积累积分或争取排名,而是对S爱的回应。

降服于S是合理且智慧的决定:它表明你相信S想给你最好的,愿意最终信靠S而非自己;它意味着将人生的全部筹码交在S面前,由他定夺。当我们“完全押上”自己时,生命便会开启新的篇章。

二、如何在你生命中得到S最好的福分——不要效法这个世界

当你开始降服,重点不是S从你那里得到什么,而是你将获得从S那里得最大福分的秘诀。要得S的最好福分并不容易,因为我们会面临与仇敌撒d的争战——这位撒谎者处心积虑想利用“世界体系”摧毁我们的属灵生命、我们与ji督的关系,以及我们为耶稣基督所作的见证。

这是一场伴随一生的持久战。有些基督徒经过多年的自我努力和灵性挫败后,表面看似虔诚,实际生活却开始妥协、表里不一;甚至有人只是表面承认信仰,生活方式与非基D徒并无太大分别。

《罗马书》12章2节中,SL的命令是“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因为“世界体系”是撒d掳掠我们的工具,最终目的是让我们对S不忠,再次成为罪的奴隶。这场属Ling战争虽令人胆战心惊,却也如炼金石般试炼出我们真正爱的是谁。

对此,我们能做的是“心意更新而变化”。这种变化由内而外,需要持续争战,战场就在我们的头脑中。因此,我们每天都要决定允许哪些东西进入头脑。大多数基d徒生活在表里不一、信行不一之中,根源在于灵命饮食出了问题。作者说“吃的是什么,你就成为什么”,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近S者圣”。所以,多亲近S,多阅读、默想、背诵S的话,变化就不仅可能,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变化并非源于我们外在的努力,而是S渴望更新我们的恩典与圣灵超越的能力。

三、如何面对真实的自己——自我评估

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变化,我们在不断重新定位自己,但“真正的我”究竟是谁,不同的人可能给出不同答案。由于罪对世界的破坏,我们与S、与人的关系都充满惧怕:不敢完全袒露自己,害怕失败、受伤,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于是我们学会了隐藏,面具背后是一颗自卑而不安的心,这一切都显明了我们的罪和不安全感。若没有神的帮助,一切关系都无从恢复。

基D教心理学家保罗·杜尼耶在《强者与弱者》中,结合无数辅导案例得出结论:每个人都缺乏安全感,那些以强势或弱势反应呈现的人,都是不同程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当我们明白“堕落”导致人人缺乏安全感时,就能摘下面具、活出真实,在基D里找到安全感。

我们需要以S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S赋予每个人超然的能力,用以建立他人的生命。因此,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喜爱的事,施展影响力,实现被造的目的——荣耀S。

四、如何体验真正的团契——服务于爱

这部分讲到真正的团契。耶S离开世界前留给门徒的最后命令是彼此相爱,他怀着炽热的心做了具体而强烈的D告:求门徒能切实彼此相爱,求天父在他们的关系中做工,使他们体验到如同天父与爱子耶S般的合一与真正的团契。

作者这样描述真正的团契:“真正的团契是强而有力的,也是我们都渴望的。……在真正的团契里,你活出真实的自己,用合理的方式、正当的理由满足人实际的需要;在真正的团契里,基D的爱被分享,有坦诚的交流、牺牲和委身奉献;在真正的团契里,你就是你自己,无论挣扎、犹豫还是恶习难改,都会被爱。”

真正的团契令人向往却十分罕见,除非我们活出真实的自己,付出极大代价去爱那些不配得的人,在他人实际需要上给予牺牲性、持续性的帮助,像厌恶发臭的食物般厌恶罪恶,否则它只会是美好的奢望。

在这个乌烟瘴气的世界中,每个基du
徒的日子都不好过。或许只有在主日,我们才能擦干眼泪、鼓足勇气,赴一场爱的筵席。被爱与被接纳是每个人的需要:你可以把教H当作自己的家,享受其中的温暖;也可以在教H中付出爱与温暖,让别人感受到家的滋味。这里的每个人都有独特恩赐,能满足大家的需要;每个人都有使命,让基督的身体有效运行。

当我们感到疲惫、压力山大时,关注点会迅速内转,长时间的内在关注会导致沮丧甚至抑郁。改变这种境况的最好方法是转移目光:向外看到别人的需要,向上看到Ji督给我们的指望。真正的团契不是为了麻痹心灵,我们必须摘下面具,在清洁中行走,以奉献和牺牲进入彼此的生命。

想要拥有真正的团契,不能以消费者心态享受其益处,而要抱着愿为彼此舍命的态度为他人洗脚。这种爱不是言语或情感的表达,而是行为与真理上的实际行动。愿我们不只是去教H,更要成为教H——彼此相爱将是最强有力的护教。

五、如何胜过攻击你的恶者——立定心志,以善胜恶

S对你的人生有美好的计划,这计划包含你在世上经历的所有关系,甚至那些不好的关系。提到伤害过我们的人、经历的不公平待遇,我们是否仍耿耿于怀?看到某些罪恶感到厌恶是好事,但也要小心,仇恨可能在此刻悄悄在心中滋生。

有句话说“要恨罪,不要恨罪人”,《罗马书》12:17也教导“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甚至要为仇敌祝福,只可祝福,不可咒诅。怎样才能做到祝福仇敌?首先是饶恕他——这正是让许多人停滞不前的地方。饶恕曾经伤害自己的人,这种想法似乎难以接受、无法实现,因为我们混淆了饶恕的感觉与行动,错误地认为饶恕就是“让他免受惩罚”,导致公义永远无法彰显。作者说:“那些不愿意去饶恕的人,就像喝下自己复仇的毒药,却希望其他人不好过。”

拒绝饶恕他人,受伤害最深的是自己。最终滋生的苦毒和仇恨,就像灵魂中的癌症。所以,不要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拒绝饶恕就是拒绝医治,饶恕别人就是放过自己。饶恕不需要凭感觉,而需要做决定;它并不容易,需要一个过程。

行走在黑暗的世界中,难免遇到恶人恶事。求主开阔我们的心胸,在遭遇不公时,能想起主在十架上的祷告:“父/ 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我们活在世界上,也活在关系中,无法排斥,也不能脱离。正如主耶S从高天来到世界,与我们建立关系,我们也需要走进人群,向他们传递天/父的爱。只有在每天的生活中真正彼此相爱,才能最有力地证明ZY稣的真实身份,彰显S对这个堕落世界最伟大的爱。愿我们从此刻开始,以行动活出这份爱,让属/灵的真意在关系中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