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与地坛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9-14 09:24:52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我与地坛读后感

人生快与慢--把半生行迹锻成一面铜镜——照见自己,也映出千万种活法。不必追逐答案,那些未命名的经历本身,已在疾驰与驻足间沉淀出包浆。


作者:快与慢

我与地坛读后感
阅读书目:《我与地坛》

作者:史铁生

作者简介:

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史铁生全集》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

阅读目的:

没有目的,就是想了解,因为看到很多人推荐。

核心概念/人物/情节:

核心情节1:讲述了作者自己去下乡“插队”后双腿瘫疾,经常一个人摇着轮椅到地坛来“避难”,看到了十五年地坛春夏秋冬的变化,回想起自己很迟回家母亲偷偷来地坛找我时的背影,想起了十五年了经常在地坛里遇到的一些人(一对老人,爱唱歌的小伙,漂亮而不幸的小女孩)。

核心情节2:回忆三进三出友谊医院。并且从此以后再也不能走路。

核心情节3:回忆母亲种的合欢树,以及母亲最后走时候的情景,推着自己去看菊花,后面就再也没有回来,当邻居把她抬上车,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就这样和母亲永远的诀别。

核心情节4:墙的回忆,黄土地情歌

核心情节5:讲述了自己的梦想,最喜欢的运动员是刘易斯。

核心情节6:好运设计,设想自己拥有聪明的脑袋,漂亮的脸蛋,还有一副好身体,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核心情节7:记忆和印象,主要回忆了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以及和自己相关的一些人物,比如奶奶、姥爷、大舅、还有一些儿时的玩伴。

金句收集/故事案例:

1)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儿?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2)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

3) 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4)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5)是的,我还是想活。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

6) 也千万别把人和意义分割开来理解。不是人有欲望,而是人即欲望。这欲望就是能量,是能量就是运动,是运动就走去前面或者未来

7) 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

8) 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9)也就是说,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企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痛不欲生的痴癫与疯狂,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当成功到来之时你会有感慨万端的喜悦吗?在成功到来之后还会不会有刻骨铭心的幸福?

10) 所谓好运,所谓幸福,显然不是一种客观的程序,而完全是心灵的感受,是强烈的幸福感罢了。幸福感,对了。没有痛苦和磨难你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幸福,对了。那只是舒适只是平庸,不是好运不是幸福,这下对了。

11) 实上你惟一具有的就是过程。一个只想(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

12)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13)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14) 一是说生命本无意义,零嘛,本来什么都没有;二是说,可平白无故地生命他来了,是何用意?虚位以待,来向你要求意义。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荒诞感,正就是这样地要求。所以要看重荒诞,要善待它。不信等着瞧,无论何时何地,必都是荒诞领你回到最初的眺望,逼迫你去看那生命固有的疑难。

15)双腿瘫痪后,我才记起了立哲曾教我的“不要脸精神”,大意是:想干事你就别太要面子,就算不懂装懂,哥们儿你也得往行家堆儿里凑。立哲说这话时,我们都还在陕北,十八九岁。“文革”闹得我们都只上到初中,正是靠了此一“不要脸精神”,赤脚医生孙立哲的医道才得突飞猛进,在陕北的窑洞里做了不知多少手术,被全国顶尖的外科专家叹为奇迹。于是乎我便也给自己立个法:不管多么厚脸皮,也要多往作家堆儿里凑。幸而除了两腿不仁不义,其余的器官都还按部就班,便一闭眼,拖累着大伙儿去了趟青岛。

阅读心得:

阅读了这本书后,让我感悟到了:

1)明白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作者双腿瘫痪后,他的母亲各种偏方,各种求神问佛,但是都没能治好。同时在读完书刷抖音的期间,我看到了原来同事的视频,他年纪轻轻结果查出了白血病,一直在和病魔做斗争。天地果然不仁,不然为什么有些普通平凡的人要去经历那么坎坷的一生,而有些十恶不赦的人却能每天活得潇洒快活呢。如果天地真的有良心,我想他不会愿意让那些普通平凡的人那么坎坷的一生,也不会让那些十恶不赦的人逍遥法外。在天地之中,人也如草芥一般。

2)我特别喜欢书中好运的设计这个章节,让我看到了人如果只追求目标,那就会陷入“得到觉得无聊,得不到就痛苦”,其实人生应该追求的是过程。

作者通过好运设计,给自己一个聪明的脑袋、漂亮的脸蛋,还有一副好的身体之后。开启一个完美的,一帆风顺的人生,结果却发现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企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然后发现找不到刻骨铭心的幸福。作者又重新设计了好运,给人生设计了许多小坎坷,比如生生病呀,失失恋呀,要要饭呀,挨挨揍呀,被抄抄家呀,坐坐冤狱呀,但是到最后都能化解,都能苦尽甘来。你就是一个永远的胜利者,但在最后你碰见死亡时,你会更痛苦,因为你就像一个被上帝惯坏了的孩子,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失败,从来没遭遇过绝境。即使你能坦然接受了,因为你说你至少造福了人类,你的追求并没有白费,它将为后人铺平道路;而这就是你的幸福。

但是!就算我们没有发现您的不诚实,一个如您这般聪明高尚的人总该知道您正在把后人的路铺向哪儿吧?铺到哪儿才算成功了呢?铺到所有的人都幸福都没了痛苦的地方?那么他们不是又将面对无聊了吗?当他们迎候死亡时不是就不能再像您这样,以“为后人铺路”而自豪而高尚而心安理得了吗?如果终于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幸福都没了痛苦,您的高尚不就成了一场骗局您的胜利又怎么能胜得过阿Q呢?我们处在了两难的境地。如果您再诚实点儿,事情可能会更难办:人类是要消亡的,地球是要毁灭的,宇宙在走向热寂。我们的一切聪明和才智、奋斗和努力、好运和成功到底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我们在走向哪儿?我们再朝哪儿走?我们的目的何在?我们的欢乐何在?我们的幸福何在?我们的救赎之路何在?我们真的已经无路可走真的已入绝境了吗?是的,我们已陷入绝境。

最后作者找到了对付绝境的办法,那就是过程,只要你最最关心的是目的而不是过程你无论怎样都得落入绝境,只要你仍然不从目的转向过程你就别想走出绝境。过程——只剩了它了。事实上你惟一具有的就是过程。一个只想(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