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陈行甲别离歌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8-05 10:42:10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陈行甲别离歌读后感


   我的读后感很简单,看完合上,自问这书讲了些啥?一片空白就不写了。有一些记忆或触感就顺势写下来,但是,要快,要在搁下书本就赶紧的。不然就像这本书,昨天掩卷还书,今天就遗忘断崖了。幸好对里面的某些部分印象深刻

   这本书依然接近于陈行甲的人生笔记。从雷厉风行的行政效应,到雷厉风行的行事效率,陈行甲算是完美过渡,也许这中间走过的沟沟壑壑我们未曾看到,也许作者在此处略去了几万字。和写序人曾冰一样,别离歌这名字作为书名我不太理解。后面诸多事件联结起来才慢慢理解。不仅仅是那些公益中未曾救出的重症者,重症者的亲人面对别离的态度更值得敬仰。别离也是生活的常态,如果谁活得足够久,必将看到亲人朋友一个个别离而去,如果活得很短,必会看到自己离开所有的亲人朋友,甚至就连自己,也始终在别离着这一刻的自己,键入这一排字,写完这一篇读后感,我就别离了一本书和那个捧读陶醉于陈行甲人生阅历中的自己。

  亮亮是个重症复发的病人,各种治疗方案都已无力回天,行将离开的幼小生命,却是一面明镜一样,照见了人生百态,忍痛遗弃他的母亲、早已麻木的父亲、蹒跚困苦的爷爷和哥哥,当然还有闪着人性光辉的慈善救助。互相误解,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敬仰。11天的救援,每一刻都充斥着变数,每一刻都有人性考验。亮亮最后还是走了,每个在他生命最后时刻出场的人都是演绎自我,妈妈的伟大,爸爸的麻木、医院的敬业、慈善的大爱和局限以及无助……最后结束前,知晓妈妈曾为了亮亮而去做了性服务者,我瞬间被电到,那个抱着亮亮安然睡去的妈妈,可以雕成塑像进行膜拜,她的灵魂如圣母。

  我和陈行甲一样迷恋足球,他的看球历程我几乎都曾经历,不过他是一个行动者,一边看球一边行动,我是一个宅人,一边看球一边躺平。多年以后,他走过了千山万水,我依然在原地自以为是,这就是行动球迷与躺平球迷之间十万八千里的差距。

  见贤思齐,借鉴和学习的勇气还是要有的。读完了多面陈行甲的第二本书。致敬他的赤诚之心,致敬他拿起放下的魄力,致敬他断舍别离的勇气。生活本来应该就像他一样,率性而为,就像他那次为了宣传家乡旅游,没时间犹豫,纵身一跃,跳向寥廓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