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想到了《狼图腾》这本书,于是又把这篇作文找了出来。
15年前,那时这本书还没有拍成电影,那时我还年轻,字里行间也透露着一些幼稚。
不过总体来说,还可以一读,请大家批评指正吧。
其实早就知道这本书,只是一直不曾拜读。
几年之后,发现这本书依然很热,在图书馆预约了一个星期才借到,然后又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
然后我又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酝酿出了这些无稽之谈。
听说过“歪批”“水煮”,但也未曾拜读过,不知如何才算是“歪”批,某不才,无知,还是正批吧。
想读这本书,更多的是为另一种生活方式所吸引,那是与我们所熟悉的农村生活有着很大不同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来自农村,对农民的生活是很熟悉的,况且地里的农活我也干过不少。
对大草原的生活充满了好奇,这也许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所在吧。
如果还有其他的更有吸引力的元素,那就是狼,也就是书中关于狼的描述了。
其实书中关于狼的描述,我倒愿意相信那全是真的。
之前对于狼的了解,大都是通过电视上的《动物世界》,只是以前不知道狼会如此聪明,以至于在千年前就是人类的老师了。
其实我想说的,并不是关于狼,因为书中真正想说的,也不是狼,而是两种文明的冲突,更多的还是关于中国人的性格问题。
是的,书中所记述的正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冲突,也是大草原衰落的过程。
对此,我想我们很多人都会感到惋惜。后来我们都认识到了维护生态平衡,所以又退耕还草了。
书中反反复复地强调游牧民族性格的优越,一开始我是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越往后看,我就越不敢恭维了。
作者把游牧民族的性格说得那么神圣,又把汉族的性格或是农耕文明说得那么不堪,加上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鄙夷口气,我渐渐地不能接受了。
其实全书反复说的,都是一句话,那就是游牧文明很好,游牧民族的性格比农耕民族的性格要好。
每次论及,也总是说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元朝、清朝,把农耕文明说得那么不堪一击。
是的,我们承认游牧文明,承认游牧民族的性格,承认其中的刚强勇猛。
我们也承认中国文化中有一些软弱的成分,但是也不至于像书中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
中国文化的形成是各个民族文明融合的过程。
儒家思想兼容了多家思想从而成为中国几千年的主流思想,这正是因为中华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适应了现实,也就是历史的需要,为什么别的思想文化没有成为主流?
中华文明持续发展到今天,没有中断,这就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文化就是具有这样的生命力。
我们的文化是和平的文化,而和平也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所在。而游牧文化或者其他的文化则是战争的文化。
我们可以回顾历史看一下,人类的许多战争都是由那些游牧民族或是商业民族发起的,鸦片战争不就是吗?
再说,即使是在元朝,也没有把中原的耕地变为牧场,为什么?既然游牧文化那么好,为什么没有成为正统去统治世界。
相反,我们柔弱的儒家文化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吸引着许多外国人的眼球。
书中还说,日本学中国学了一千多年还是个小国,而学西方学了几十年就成为大国。
我们不否认日本学习西方的成功,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日本还学到了什么,日本民族的精神为什么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
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掩饰自己的不足,但也不能去拿敌人的不能算做优点的强势去贬低自己。
日本?那你也去学日本好了。
我一直都这样认为,那就是今天中国人所展现出的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的精神。
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或许是一个进步,但同时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
比如说,自五四以后,我们长期反对儒家,甚至要“打倒孔家店”,这是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一次自残。
而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人的教育也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诸多问题也正是在这种变化中产生的。
中国的小孩子不再读四书五经,而是学习了更多的所谓的科学知识。
但是我们学到了什么呢?我不想拿我们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说事(写这篇文章时,莫言还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我们的德育又在什么地方呢?
都说现在学历贬值,大学生满大街都是,很多硕士博士也找不到工作,可是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现在大学生的质量问题。
别说小学生、中学生了,看看我们现在的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就知道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道德教育的缺失?就是因为我们把老祖宗传给我们的课本给扔掉了。
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多读“三百千”?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多读《论语》等国学经典?
我们并不是反对学习三角函数,但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数学家,而修身齐家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看看今天我们的孩子们张口闭口都在说些什么话?
不管男女老幼很多人都把带生殖器的脏话当作口头语,网上有人还美其名曰“国骂”!
无语之极,可见社会风气受到了多大的影响。
大而言之,中国还对得起“礼仪之邦”的美誉吗?
为什么在中国的外国人老是对中国人许多的行为不能理解,甚至我们要被外国人嘲笑?
问题不在于所谓的民族性格,而在于我们的教育。
不断优化我们的教育,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制度,只有健康的教育才能培养健全的民族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