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时间记录,掌控人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7-03 08:30:20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时间记录,掌控人生
前段时间想做的事很多,可觉得时间很少,内心越来越焦虑,突然,我想到了柳比歇夫,这位前苏联科学家。他的时间记录法,应该可以来帮忙。

时间记录法,来救命
“有人说柳比歇夫是生物学家,有人说他是科学史学家,又有人说他是昆虫学家,还有人说他是哲学,不管是哪类科学家,他一生的著作量大到惊人。
他生前出版了近70部学术著作,其中不乏方差分析、分类学、昆虫学等诸多领域的经典著作,在国外被广泛译介。

而他撰写的各类文章、报告总计500多个印张,约合12500页机打稿。”

普通人三辈子都干不完的事,他一辈子就做完了。即使他同时代的一些名人也很惊讶于他的巨大产出量。

大家很好奇,为什么在时间平等多的情况下,他就可以做到那么多的产出?究竟用对了什么方法?
方法就是时间记录法。在很多人眼里,这个方法,简单乏味,甚至无聊,好多人对它不屑一顾。
但柳比歇夫把它视若珍宝,56年的工作生涯直到去世那天都不曾停止过使用,用他的话说,不用这个方法,他就没法工作。
我曾使用过时间记录法,但用了一段时间就忘记用了。如今生活工作中遇到了挑战,需要克服困难,就又想起了他,我的内心深处甚至喊出“柳比歇夫救我!”,可见要克服困难的强大决心,哈哈。
重新拿起这本书,10年后再次认真阅读;想起10年前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当时的动机也是出于对效率的焦虑。
看看自己就知道,一些觉得简单的事情,坚持起来,并不简单。在时间记录法的践行道路上,我一度偏离了轨道,现在我要回来,继续使用它。
这个过程需要勇气,若所记录的时间对应的内容是无效行动,简单的说就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时,你会痛苦,不一定想面对。
比如说一方面感叹时间不够用,但一不小心打开了短视频或小红书,一个话题引起了兴趣,然后哗啦一下2个小时就刷过去了。
这期间大脑很放松,非常容易获取快乐,可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到底收获了什么,其实什么都没有,这时内心非常沮丧和失落。
但记录了就比不记录好,只要记录了,你就在不自觉地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浪费的时间越来越少,进步越来越多。
例如,微信群里大家在聊高考志愿,谈到了选南京大学的一些专业,有人评价某个专业差。
其实那个专业不是差,只是相对冷门,选的人少,该专业学术排名可是全国领先呢,比那些所谓热门专业,排名靠前多了,从学术地位上说是学校的头牌专业之一呢。
本想在群里这么说的,后来想想,这样争辩有意义吗?纯属浪费时间,就没有这样做。
再看看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实证了时间记录法给他带来了切实有效的帮助。
游刃有余,优雅从容

得益于自律的生活方式,柳比歇夫度过了长久且比较健康的一生。

他能够在最复杂的情况下忠于自己的专业,他几乎总能研究他想研究的,干他喜欢干的事。如此说来,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柳比歇夫称的工作秘诀是:“我不承担硬性任务,因为这对精神系统伤害极大;(2)我不承担紧急任务,一觉得累立刻停止工作,要么休息,要么转换到不累的事情;(3)睡得很多,夜里8小时,午饭后2小时,总共不少于10小时,而且有规律地散步;(4)坚持时间统计,这你是知道的,已经五十多年了,所以我不会放纵散漫;(5)将累人的工作与轻松的工作穿插进行,这样,神经系统的某一部分就不会全天劳作。

柳比歇夫的时间永远足够。时间从来不短,再少的时间也足够做些什么。这便是柳比歇夫的时间的独特性,也正是他工作的魅力。

一方面执行看起来枯燥的时间记录法,一方面生活优雅,游刃有余。游刃有余是我非常喜欢的生活状态。

抓紧每一秒钟去生活,让每一秒钟拥有意义。时间记录法,一起用起来吧!

感谢这么优秀的您还来看我的分享,如果觉得文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或留言,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