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蓬桦的《大地谷仓》有感
文/马奎秋(山东聊城)
周蓬桦老师是全国著名的聊城籍作家。在他写的文章里,时常弥漫着浓厚的人间烟火气,《大地谷仓》这本散文集便是他散文世界里的经典之作。
该书分“河灯”“森林响了一夜”“运草车”“野果穗”“遥远的火光”共五个部分。浏览这五个部分的取材来源,我们会发现文内的视角均是以从小取材小切口入手。一滴露珠,一株野草,甚至一声鸟鸣……作者都赋予了它们灵魂的情感,并携读者从中去领悟,去思考,去挖掘生活中最本质最朴素的东西。
《河灯》一辑主要描写的是作者童年时期在鲁西故乡沙河的见闻和感受。瓦与沙,干葵与打麦场,老翁与马灯,这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极为普通的场景,像一副饱含着乡间浓郁气息的水彩画,深深地烙印在了作者童年的心灵深处。在文中,作者蘸着清澈的笔墨回味着那些质朴的往事,作者把大自然之中那些原生态的美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娓娓道来,常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也随之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森林响了一夜》和《运草车》是该书的核心部分。在这两辑中,作者以山和草原这些广阔的天地为背景,以多元素多视角展示了大自然原生态清澈的美。书中写了在野外独自出游的白狐,有白桦树皮制作的灯罩;写了野山参,松塔上的雨滴;写了草原上清澈的白云和像白云一样游动着的羊群,以及草原上像一株株野草似的性情淳朴的牧民……
作者踏着不倦的脚步满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挚爱之情,去寻找去发现并去领悟大自然的生态美以及人性的淳朴善良。作者在深情地寻找中从内心深处真切地认识到,人间最美好的气味莫过于草根与泥土产生的气味,因为那是大自然之中最为质朴的原始的美。
读罢《大地谷仓》这本书,感觉到它好像是在沐浴春雨之后那破土而出的一枚竹笋,总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文内字里行间鲜有华丽的词藻,那潺潺溪水似的叙述,在让人对大自然萌生了敬畏之心的同时,也让人对世间的万事万物充满着怜悯和宽容之心,使人在思想上情感上生命的价值等方面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同振或共情。
《大地谷仓》蕴含着大自然之中最为质朴的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作者感悟人生的底色,它让人在欣赏到一种原始美的同时又给人一种理性的思考或生活的启发,从而引导人们更好地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并珍惜人间烟火里的这些最美好质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