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腾讯传》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9-30 09:03:03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腾讯传》读后感


近日读完吴晓波所著的《腾讯传》,合上书页,那些澎湃的感受仿佛随文字悄然沉淀,一时难以尽述。仅以残存的印象为线索,记录几点零星的思考。
一、创业伊始:微光中的火种

回望腾讯的来路,总叫人感慨命运的不可预测。谁又能想到,如今这座互联网巨塔,最初只是几个年轻人用代码堆砌而来。资金短缺、模式模糊、生死一线……创业路上的种种艰难,被作者娓娓道来。尤其读到创始人为了公司救命钱四处奔波、几度妥协的情节,更觉企业存活之不易。

困境中的腾讯,那时候真的好难。面临这种困境,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个中的心酸。

回头看,即使如今偌大影响力的腾讯,完全来自小马哥的兴趣产物。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来源,当你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常常感觉不知疲倦。面对当前的教育环境,对下一代的培养,作为家长的我们是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兴趣导向还是学校的应试教育?正好看到院友写到关于兴趣的话题,我觉得很有道理。

二、3Q大战:风暴中的蜕变
商战如战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3Q大战一章,读来惊心动魄。周鸿祎发起的围剿,不仅是对业务的挑战,更是对腾讯价值观和公众信任的拷问。在一片质疑与谩骂声中,腾讯没有退缩,而是以极大的隐忍和策略沉着应对。这一战,表面上是对抗外敌,实则也是腾讯对自己的一次深刻审视——它开始意识到,封闭的帝国心态必须走向开放与共生。

3Q大战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可谓腥风血雨。事后有记者问马化腾:“在你看来,这是不是腾讯历史上最大的灾难?”马化腾答:“肯定是。而且是人祸,不是天灾。”

经此一战,出发了创始人深刻的思考,也为腾讯未来的发展拓宽了新的方向。

三、马化腾:沉默的务实家

书中对马化腾的性格描写令我印象深刻。他内向、不善言辞,与传统意义上口若悬河的企业家形象相去甚远。可正是这样一个沉默的人,引领腾讯穿越风雨、稳步向前。他没有夸夸其谈的演讲,却有用代码和产品说话的实力;他不喜欢镁光灯,却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清醒而坚决的决策。

这么低调之人,也可以这么成功,改变了我对伟大公司创始人会说故事的刻板印象。

更令我触动的是他在3Q大战后的转变。如书中所写,他仿佛撕裂自己、重新生长,主动踏入并不擅长的沟通与开放领域。他发给全体员工的那封邮件,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只有诚恳的反思与共情。这样的领导者,之所以能赢得人心,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真实。

看到信的开头,内心肃然起敬,为这样的领导能拉下架子和脸面,为这份真诚而感动。有这么个务实的领导,真是公司之幸、员工之幸、股东之幸。

经历过3Q大战后的洗礼,马化腾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仿佛经历了一种精神上的重生。我也不禁想到自己初到新岗位时的日子——每天压力重重、如履薄冰,甚至数次萌生退意。我们经历虽有云泥之别,但心境确有相似之处,正如马化腾和腾讯所经历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往往来自于那些几乎将你压垮的时刻。走过去,就是新天新地,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四、小结:伟大始于坚持

《腾讯传》不只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也是一部关于坚持、务实与自我革新的启示录。它告诉我们,伟大并非来自宏大的蓝图,而是在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中积累而成。腾讯之所以成为腾讯,不是因为天生优越,而是因为它曾在每一个可以放弃的节点,都选择再试一次。

或许这就是阅读企业传记的意义:我们读的是别人的故事,照见的却是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