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巨债》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9-16 09:36:15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中国巨债》读后感

这本书是2014年十月出版的,如果我在2018年买房之前读到“中国居高不下的房价收入比暗示了很高的经济增速预期,一旦未来经济增速无法达到预期,则房价难以维系在如此高的房价收入比倍数上,对房屋的投资性需求将会降低,房地产市场活动将会降温。”恐怕我也不会在房贷利率6.125%的时候买下现如今二手房价四折的房子😭。如果这个教训从书上学到,最多只需58元,而我付出了不止58万,一万倍的代价😥。

而除了这个马后炮的教训,还有一个对现在和未来有启发性的感悟。在国内资产达到财务自由之后,新增资金应当进行分散配置。而且原则是安全第一,收益第二。

一个反常识的常识是:除了宋朝废除抑商政策,GDP曾短暂的超过欧洲外,近代历史上中国一直落后于世界,而不是领先。

而近四十年中国经济奇迹之母是经济体制的伟大转型,奇迹之父是全球先发发展为中国创造的巨大后发优势。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不能在新兴行业中拔得头筹?当国外存在先进技术时,直接引进远比独立开发更加高效合理。并且可以取得高于美国的发展速度,这就是后发优势。

但是当低垂的果实被摘完后,那些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则需要进行制度改革才行,而改革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不改革则可能发展失败,这就是后发劣势。

为啥不改革就可能会失败?

首先需要了解货币的起源:熟人社会“我欠你”的支付承诺,借助贵金属克服了跨社群交换,最终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形成了“贷款创造存款”,即内生性货币体系。这段话说人话就是钱的本质是一种支付承诺,我未来会创造更多的劳动和服务来偿还现在消耗的劳动和服务。

企业对经济风险的评估决定了债务杠杆的比例,与有限的投资机会相结合,这就造成了投资和经济的波动。如果经济体中存在大量的资源错配,就会产生严重的过剩产能和过高的债务杠杆率,这将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如果所有的贷款全部流向无法偿还本息的项目,那么能够偿还本息的项目就无法得到贷款,经济的发展就被抑制,最终可能会经济崩溃。

如今房价下跌和GDP增速降到5%都已经印证了作者的预言,但是支付危机基本上被国家地方债置换给缓解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截至8月底各地债务置换后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内债算债吗?作者同样也提到了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的四大资管公司的故事。

就目前来说,即使经历了贸易战、疫情、房产下跌和经济L型增长,我国仍然在AI、新能源、芯片、半导体和基建等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使GDP增速稳定在了5%以上。要相信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当然还是开头说过的,在国内资产达到财务自由之后,新增资金应当进行分散配置。而且原则是安全第一,收益第二。

投资想成为大师最重要的一定是活得久,就像芒格说过的:"All I want to know is where I'm going to die, so I'll never go there."俺来献丑翻译一下“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死也不会去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