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秦腔》读后感1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8-09 11:47:59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秦腔》读后感

《秦腔》是贾平凹先生的长篇小说,于2008年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合上书本,仿佛能听见来自八百里秦川的嘶吼,并且裹挟着黄土的厚重和汗水的咸涩,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苍凉。

作者以故乡棣花街为原型,构建了一个叫清风街的村子,这里的人像地里的庄稼,扎根在黄土地上。他们的柴米油盐、婚丧嫁娶、喜怒哀乐的日常生活,缠绕在那片土地上。

书中有几十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像看了一部电视剧,当快要结束的时候,更加不舍看完,想继续“窥探”他们的琐碎生活。

他们的生活,那么的清晰可见。仿佛能听见在太阳初升的时候,鸡鸣狗吠的声音,有人已经拿着钳子和簸箕出门捡粪,早起的夏天智边溜达边叫醒大家,有人还在床上骂他这么早,有人已经准备穿衣起床。屋里的四婶已经在满是油花的灶台上开始洗锅做饭。不多时,巷口传来争吵的声音,为着谁家的鸡又偷啄了谁家的菜。也有小儿哭闹的声音,不知是被睡梦中吵醒而哭泣还是被爸妈打了而哭泣。

清风街的日常,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又藏着人情世故。在那片土地上,有人在执着的守着土地不放手,也有人拼命想逃离土地。曾经万人空巷的戏台,慢慢冷清,整个村庄,也慢慢冷清。

确实故事好像也该结束了,因为农村转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老一辈农民靠土吃饭的想法,随着老一辈的离世,被外出打工挣钱的做法所取代,村里的劳动力已凑不齐抬棺的人数。被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他们的生活,只剩下日复一日的重复。

秦腔也被流行音乐取代,从办喜事的秦腔戏剧表演变成了办丧事的“吹拉弹唱”,时代的变化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为唱秦腔留下来的白雪,也注定与已经去到省里工作的作家夏风不能在一起。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很真实和灵活,好像就是隔壁村里发生的故事。

有执拗固执的前任老村长夏天义,但他又一心为集体利益,也只有他知行合一,他认为农民的根在地里,所以坚持要开发曾经没淤成功的七里沟,而跟随他的只有哑巴、疯子和狗。个人在时代洪流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终究被洪流淹没。

有善良、智慧且酷爱秦腔的老头夏天智,作为退休的老校长,为人乐善好施,深受大家敬重。他们家遇上事情的时候,他说:“有了苦不要给人说,忍着就是。灾难既然躲不过,咱都要学会接受。”可是最终还是郁结成疾,此后或许在村里再听不到秦腔的声音。

已经是有名作家的夏风,一方面很热情的帮助他人的请求,但一方面又对白雪和女儿很冷漠。把女儿扔掉的做法,实在难以理解,这是一个有文化且已经去到省城工作的人能干出来的事?或许,他本来从开始就不想要她的存在。在村里看似门当户对的感情,其实早已在思想上渐行渐远,已无话可说,沉默是最无声的诉说。

有新想法的新任村书记夏君亭,本以为是个还不错的村官,但被他嫖娼还打老婆这一行为而滤镜破碎。在村民围堵乡政府时,而故意逃跑,也显得那么没有担当。或许是可以理解,夹在两头的为难,但这不是逃跑的借口。

有善良、美丽又孝顺,爱唱秦腔的白雪,却又生活不顺,很好奇她最后会怎样生活在村里。没有跟随时代的潮流,生活变得更艰难。但或许也是因为有像她这样的喜爱与坚持,有些文化才不至于泯灭。

还有很多人物,他们平凡、普通,但又确确实实的在琐碎生活中生活的人,有着自己的个性,或好或坏,在那片土地上,留下印记。

“秦腔”虽然已不是很流行,但不会消亡,就像那片土地一样,它以另一种方式存在,藏在人们的记忆中,也许,那是一种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