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6-28 07:47:00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有幸在微信阅读遇到了《认知觉醒》,和大部分人一样,翻开书就被吸引了。

我已37岁,在私企工作,行业内卷,公司不景气,对未来发展迷茫,应该算是妥妥的“中年危机”吧。

由于之前一直沉浸在流水线当螺丝钉的快乐和满足,缺乏历练和深度思考,从不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去提升认知能力,对人生、工作、生活的理解很都浅薄,因此站在这个时间节点,我迷茫、焦虑、不知所措……

恰好遇到这本书,让我如获至宝,书中的很多观点,让我眼前一亮。

01
刻意练习,和时间做朋友


2024年,我在微信阅读上读完了近20本书,主要是文学、历史、地理、中医保健、育儿类型书籍,今年年初,我开始多次自我怀疑,也很苦恼:“我已经读完了这么多本书,为什么依旧脑袋空空,仍不会写作和沟通表达,见识浅薄,认知也没有怎么提升?”

遇到这本书,我认识到我原来是陷入了这样的误区:希望读完几本书就能博学多识,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少吃几口饭就能变瘦,读完一篇干货文章就能改变……

书中刻意练习的方法吸引了我,并开始付诸行动:

有明确的目标

现在我不再盲目追求读书的数量,而是针对薄弱点和提升方向,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读书:

焦虑、内耗和情绪化:我就读《被讨厌的勇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的外婆从不内耗》,然后我开始接受人性、理解人性、顺应人性,学会和自己和解。

认知能力差:我就读《认知的觉醒》、《思考快与慢》,然后我开始尝试如何更好地思考。

体重超重,要减肥:我就读《我减掉了50斤》、《中医减肥》、《你是吃出来的》,然后我开始跑步、懂得合理搭配饮食。

输出和反馈

虽然之前读了很多书,但改变甚微,因为“知而不行”,仅仅“知道”是无法形成反馈闭环的,只有经过大量练习,并不断输出、反馈,让大脑相关的神经元形成强关联,“做到”这个节点才得以完成。

在日常阅读中,把阅读后的输出、反馈、实践当成习惯:

我从2025年4月份开始写作,已写了近2万字,并在公众号上更新了7篇,看到推送后有分享、有推荐,很是欣慰。

在微信阅读时,看到书中触动自己的点,会把感悟、反思、经验大胆写出来,得到书友的评论、点赞这些及时反馈,是我持续输出、进步的动力。

我把2019年已开,只写了几篇就写不下去,已经被冻结的公众号重新找回,利用碎片化时间重新开始持续读书、公众号写作。

在家庭教育中,遇到孩子反抗和叛逆时,我不再一味批评和责骂,而是冷静下来用大脑搜寻书中的知识进行迁移,多次尝试后,确实有效,原来读书能解决自己最迫切的现实问题,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好处。

时间的力量

相信时间的力量,实现时间的复利效应。复利效应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你努力方向是正确的;二是有坚持下去的毅力。

虽然现在读的书还不够多,思考和认知能力还在初级,公众号和反思写得还很慢,还很烂,但我只要朝着正确方向努力,并不断突破练习,随着阅读量的积累、写作功底的锤炼,会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

“竹子定律”:竹子用4年的时间,竹芽只能长3厘米,而这三厘米还是深埋土下。到了第五年,竹子终于破土而出,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6周就能长到15米。

前几年竹子尽管成长得很慢,当她慢慢地吸足营养,终有一天会节节高升。

“一万小时定律”也不是一句空话,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刚开始还没起色的时候就放弃了,觉得不是这块料,其实是缺乏耐心。

复利真正的核心在于时间,而复利最大风险,就是中途退场。

02
极度关注,感受心流


商人马斯克说:“持久的专注力将为变得稀缺,阅读纸质书甚至变成富人的特权,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将在注意力涣散的大量数字信息环境中生长”。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干扰,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总身体做着A,脑子却想着B,专注力确已成为稀缺资源,因为分心走神的成本低,而人的本性又是急于求成和趋难避易,会不自觉待在精神舒适区。

而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必须用觉知力和自控力约束天性,否则就会被潜意思左右而不自知。

我在生活、学习中进行专注力练习和实践:

跑步时:悉心体会抬腿摆臂、呼吸吐纳和迎面的微风,被风撩过衣衫,岂一个舒服了的。

睡觉时:一改思绪像瀑布一样倾斜而出,而是专注于自己呼吸和吸气的过程,慢慢就睡着了。

写作时:排除杂念,沉醉其中,不知疲倦,感知心流,期间时间过得很充实,集中用脑但却酣畅淋漓,无比痛快。

阅读时:专注于当前书籍的深度阅读,沉浸其中,而不是读着A书,脑袋里已迫不及待地搜寻下一本B。

孩子作业时:我主动离场,避免干扰,把专注的空间留给孩子。

03
主动休息,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回想自己以往的中学时代,告诉自己要很努力,要刻苦,逼迫自己抛弃所谓的娱乐。

每日深埋于题海,还会经常给自己打“鸡血”,把“坚持就是胜利”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明明已经双眼朦胧了、大脑分心走神了、精疲力竭了,却还在强撑内耗,用意志力让自己坚持下去,但付出和收获却不对等。

反观那些学霸,他们学习时尽力保持专注,把无关的事情都放到一边,只要感到精力不足或分心走神,就主动给停下来休息,学习娱乐两不误,表现优异,做任何事游刃有余。

休息后,电量满满,精力充沛,再次投入到新一轮的专注学习中,累了再主动休息,如此循环往复,学习效果显著。

所以告诉自己:如果感到自己分心走神了就放下笔,头昏脑涨了就离开办公桌,没有睡意了就离开床,遵循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循环往复的学习模式。

当然,休息不是被动娱乐:如刷手机、看视频、打游戏……

休息应是主动娱乐:如散步、慢跑、听音乐、做一个小拉伸……

老师以前告诉过我们:人生它不是短跑,是场马拉松,一开始太用力的人往往跑不远。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不需要爆发时的努力,我需要细水长流。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能玩出水平,玩出风格,成为别人眼中的“学霸”、“大牛”。

04
   写在最后      


感谢《认知觉醒》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人生五件套----“早冥读写跑”,是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也让我读懂了很多底层逻辑和底层规则。

这也算是最好的时代,农村不识字的大妈通过运营抖音,把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B站上很多UP主也正是依靠着学习、输出、反馈,然后再学习变得越来越好的。

学习剪视频就先去剪,倒逼自己输入学习;想要学习拍摄,那么先去拍,倒逼自己输入学习正确拍。

富兰克林说: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的。